高雄地名怎麼來,近期引起熱烈討論。教育部臉書小編推出台灣地名解謎圖,解釋高雄從原名「打狗」變「高雄」的由來。
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陳以信日前在臉書發文指出,100年前,日本人將打狗改名高雄,就是希望這個城市「又高又雄」。然而100年後,這個城市的下一代,決定親手將這希望埋入歷史裡頭,貼文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教育部臉書最新貼文推出「雅婷歷史小教室」,整理台灣一些地名由來,並從語言篇開始介紹,其實有很多地方的地名,都是跟日文有關。
根據教育部貼文指出,如台北「松山」原名是閩南語發音的「錫口」,源自凱達格蘭族語,意指「河流彎曲處」,後因日本人覺得景色和日本的松山(Matsuyama)相似而改名;新竹「關西」被稱為「咸菜棚」,因客語「咸菜」發音近似日文「關西(Kansai)」而得名。
教育部說,嘉義「民雄」原叫「打貓(Taneaw)」,與日文「民雄(Tamio)」讀音相近,日本人取其漢字更名為民雄;台南「玉井」過去稱「噍吧哖」,也因同樣原因更名。
至於備受熱烈討論的高雄原名「打狗」,是馬卡道族語的閩南語音譯,因發音接近京都附近的高雄山(Takao),後來才被改名為「高雄」。
責任編輯/潘渝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