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看到《出師表》後在想什麼?揭國文課沒教真相:諸葛亮的「情緒勒索」讓人超崩潰

2020-06-19 21:55

? 人氣

諸葛亮的《出師表》原來還有這層深意!(圖/IMDB)

諸葛亮的《出師表》原來還有這層深意!(圖/IMDB)

諸葛亮的《出師表》是一篇千古名作,更是國文課的必讀課文,以前老師曾說「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在座的各位都不忠心啊!」但真是這樣嗎?如果試著站在阿斗劉禪的角度再看一次出師表《出師表》,竟有些細思極恐之處。以下就來解碼國文課沒教的「暗黑出師表」。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明明是寫給我的,卻一直提我爸

《出師表》是諸葛亮在出征北伐前,寫給後主劉禪的臨別書,但其中卻非常頻繁地提到「先帝」劉備一共13次,提到「陛下」劉禪只有7次,足足多了將近一倍,再從內容來看,可見在諸葛亮心中真正的主子還是劉備,劉禪不過是被託付照顧的小屁孩。尤其是這些句子,真的很像長輩搬出令人敬畏的老爸,在對晚輩訓話: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你爸創業還沒成功就死了,現在國家情勢又這麼差,你最好給我注意點!)

然侍衞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所有的文臣武將,都是為了報答你爸的恩情才這麼拚命,你要知道感恩啊!)

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甞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

(你爸在世的時候,最討厭那些寵信宦官的昏君,你也要跟他們一樣嗎?)

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

(你要好好長進當個明君,才不會讓你爸失望啊!)

劉禪17歲就被推上皇位,諸葛亮北伐時,也才20初頭,就要被諸葛亮成天碎念「你爸好棒棒你要好好學習」相信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承受了很大的壓力。不過阿斗個性也不壞,對這些老臣都頗為敬重就是了。

這些人才能信任,不要亂交壞朋友喔!

此外在《出師表》中諸葛亮還特別提到「親賢臣,遠小人」,這番提點就好像在說「這才是你才可以信任的人,千萬別亂交壞朋友」。

那誰是小人?誰是賢臣?他提到了郭攸之、費禕、董允,還有當時的參軍(蔣琬)、長史(張裔)、向寵將軍等,這些人其實大都是諸葛亮的親信,有半數來自蜀漢的派系荊州派(除了張裔、董允),可以說是上書向皇帝推薦自己人「如果我不在,有事就找他們商量」,更深一層的含意就是「不准自己做決定」。

而後來蔣琬、費禕也確實先後成為蜀漢的政府首腦、總攬朝政,董允後來也是重臣之一,這些人可說都是諸葛亮一首栽培的接班人。帶大軍北伐魏國何其凶險,也許此去就回不來了,在臨行前特別把這些事安排交代一下也屬合理,不愧是生來謹慎的諸葛亮啊!

大人不在家,小孩別鬧事

話說回來《出師表》一直用爸爸來壓劉禪,還要他別自己亂做決定,其實是要傳達一個重要的訊息,那就是「大人不在家,小孩別鬧事」。

要他乖乖的別壞了老爸打下的江山、要他好好聽那些叔叔伯伯大臣的話,還強調我幫你爸打拚21年扛過一堆屎缺,最後還將你託付給我,現在要去北伐中原,不只是要圓你爸的遺願,更是國家存亡的重要時刻,我不在家,千萬別在後面耍廢擺爛當豬隊友啊!

不過畢竟劉禪是君、諸葛亮是臣,這樣通篇濃厚警告意味,又帶有情緒勒索的文章,實在有點不合乎下對上的分際,於是只好補一句「臨表涕零,不知所云」,但諸葛亮想要說的,其實已經表露無遺了。

而這篇《出師表》似乎也成了劉禪一生走不出的陰影,在諸葛亮死後,蔣琬、費禕、董允輪流接棒,把蜀漢大小事務治理得很好,這也讓劉禪沒有太大的成長機會。直到諸葛亮留下來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劉禪似乎還是那個17歲被推上皇位的少年,而諸葛亮當初的教誨,他沒有聽進去,最後寵信宦官也成了蜀漢的敗因之一。

說到這裡,讀《出師表》確實該哭,但不是因諸葛亮的忠心感動而哭,而是為被帝王家桎梏的少年阿斗而哭。

責任編輯/柯翎肇

喜歡這篇文章嗎?

潘瑜霈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