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大肚上班、辦公室羊水破...台日媽媽育兒血淚:政府說要拚生育,有給在職母親支持?

2017-07-06 11:23

? 人氣

假設強運用盡,一發抽到托兒所回來上班,辛苦的還在後頭。家裡沒有父母代勞,每天必趕托兒所閉園時間滑壘接小孩,若發生身體不適等狀況,園方一通電話就要放下手邊工作去處理,別說無法出差或加班,時常要遲到早退,甚至得申請「時短勤務」,因此多半被指派責任不重、助理性質的工作。如果要多生幾個,便要多次留職停薪,依日本人不願給人添麻煩的個性,乾脆辭職專心帶小孩的也不少。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看似可以工作、家庭兼顧,但也犧牲了在職場上全力衝刺的機會。直到小孩大了終於有機會正式「復出」,然而多數人安逸已久,回家還得相夫教子,早就失去戰鬥力,被排除在晉升為幹部的名單之外。即便目前經濟不景氣,勞動人口(15-65歲)中雙薪家庭的比例已達到 60.9%(2016年総務省統計局「労働力調査(基本集計)」),在安倍政府拯救勞動人口低落之「一億人總活躍社會」政策推動下,許多日本企業也創造出讓婦女容易工作的環境,然而育有子女的女性在職場上的地位並未有明顯的改善,根據帝國Data Bank於2016年7月實施的調查,日本企業的女性管理職比例僅有 6.6%,距離安倍政府 2030 年目標的 30% 還有極大的差距。

台灣女性的育兒觀念和環境

相較於日本動不動就請上十四週產假加一年育嬰假,想工作還不一定有人幫你照顧小孩的情形。在台灣,我看到不少朋友說生小孩前上班上到最後一刻,休息兩個月就回鍋上工,直呼不可思議。我媽說,很正常,她也是當天本來要去上班結果羊水破了,只好去醫院把我生出來,產假結束再把孩子託給父母,沒什麼困難的。

有立委認為台灣的產假太短,不利提高生育率,而向勞動部爭取延長,然而在2017年5月11日的新聞指出,勞動部直接駁回立委的要求,「勞動部表示,從醫學角度出發,母體恢復的時間僅需約六週,國際勞工組織的產假是包含婦女產前休息、產後母體恢復、照顧出生幼兒等目的。但我國除產假外,還有支薪產檢假五日、育嬰留職停薪最長兩年,符合國際標準。」看起來似乎不曾考慮過產前休息的必要性。

在台灣,育嬰假前六個月由勞保提供六成薪(每月最多台幣 26,340 元),往後只能靠自己,因此如果要請也只請六個月,當然還要會看老闆的臉色。有朋友說至今只看過公司的人事請到育嬰假、有朋友的女主管覺得女生請產假很煩而不願再採用女性、有朋友去面試被問近期內會不會結婚生子;我媽也説公司裡的媽媽幾乎都是兩個月後就回來報到,有一個同事請了第二次育嬰假就沒再回來。

放育嬰假在台灣不算常態,加上入不敷出,導致大家有假不能請,只好乖乖回職場騎馬打仗。在這樣的環境下,成功塑造了低金錢、時間成本的全民托嬰社會,除了免費的阿公阿嬤以外,一個月一兩萬的托嬰中心或保母到處都有,延托容易,不用擔心找不到人顧。讓媽媽可以專心賺錢,加班出差樣樣來,職涯不會中斷。不過若是父母無法帶小孩,只要生兩個孩子,每個月的托育費用也直逼一個人的薪水,一般家庭怎承受得住這樣的壓力,索性不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