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Windows 筆記本轉投MacBook 多年,一直有一個疑惑困擾著我——為什麼大多數Windows 筆記本的觸控板都那麼難用?
對於MacBook 用戶來說,優秀的觸控板體驗經常被列為無法割捨的重要原因。而對於Windows 用戶來說,糟糕的觸控板體驗讓鼠標依然佔據著筆記本最佳拍檔的位置。
Windows 筆記本的觸控板究竟難用在哪裡
我們先從觸控板的基本動作上來說。在日常使用中,用戶使用觸控板的動作大致可以分為這麼幾種。
●移動操作
●多指手勢
●觸控點擊
●按壓點擊
這些基本上涵蓋了所有觸控板能夠完成的動作,其中前三者主要和触控板使用的表面材質有關。
好的觸控移動體驗手感要順滑不澀,使用起來輕鬆不費力。這種觸控板一般使用的都是玻璃材質。玻璃材質現在廣泛應用在觸控操作的設備中,最常見的就是手機屏幕。但是光滑的玻璃在有手汗的情況下手感就會變得非常艱澀,所以觸控板都會做成磨砂手感,進一步增加順滑感。多指手勢和移動基本一樣,只是增加了多點觸控點而應用。
關鍵在最後一項,也就是按壓點擊操作。由於系統的交互設計原因,手指在觸控板上滑動會移動光標,而點按代表的則是選中操作,兩者結合讓我們能對屏幕上不同的元素進行選中,從而進行後續一系列複雜操作。
從移動到點按的過程中,大多數人的習慣是移動到目標元素上直接按下,比如選中一個圖標,比如快捷打開一個應用,後續還能繼續接上移動操作,比如選中一段文字等等。
這種交互形式是非常高頻的操作,它的好處在於你可以同時操作空間上的水平移動(滑動)與垂直移動(點按),手不用抬腕離開觸控板就能執行多種操作,不僅效率高,同時非常自然和直覺,這點是雙擊或者多指手勢都無法比擬的。
Windows 筆記本觸控板為什麼難用,按壓點擊的糟糕體驗難辭其咎。如果你經常使用Windows 筆記本的觸控板,會很神奇的發現它的按壓反饋並非所有區域都是一致的,而是從頂部到底部呈現一個很明顯的線性變化——頂部幾乎按壓不動,越靠近底部則越容易被按下去。
這就是導致我們最高頻的操作,移動後按壓這個「經典Combo」出現了體驗斷層,如果你向上移動比如找到最上角的窗口關閉按鈕進行按壓點擊,經常會發現觸控板按不動,而向下移動到任務欄在按壓點按則簡單得多,這種分裂的體驗會讓觸控板的體驗急劇下降,「難用」的評價隨之而來。
但問題是,為什麼會這樣?
好的觸控板是怎麼做的
不少人都知道2015 年以後使用了Force Touch 的MacBook 觸控板體驗出色,而大多數Windows 筆記本的觸控板到今天使用體驗依然差勁。問題在哪裡?就在結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