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遺憾的是,在臨床實踐中我們看到,被家長送到心理諮詢機構求助的孩子,常常是因為孩子的社會功能(學習、社交、親子關係等)已經損害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最常見的是孩子不能夠再去上學,家長才明白孩子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卻已經無計可施,只好送到心理諮詢機構。但到了這種程度的焦慮障礙治療起來就困難多了,通常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幫助孩子逐漸擺脫症狀折磨的痛苦,恢復正常的學習生活。
青少年焦慮障礙的發病率情況
與成人對青少年「無憂無慮」的印象相反,焦慮障礙是在青少年群體中發病率最高的精神疾病,不管是在哪個國家都是如此。青少年焦慮障礙總體流行率約為11% (Costello, Egger, Copeland, Erkanli, & Angold, 2011)。這就是說,每100個青少年裡,就會有11個人患有焦慮障礙。而對於未達焦慮障礙診斷標準的青少年而言,也有很多人受到過高的焦慮情緒的折磨,並因此嚴重影響到他們的學業能力、社交能力和生活幸福感。
在我國,由於考試帶來的壓力,中學生的焦慮水平似乎比西方發達國家的青少年焦慮水平還要高一些。在我們2011-2015年對北京市青少年的篩查中(篩查人數>5000人,覆蓋初中、高中、普通中學、區重點和市重點中學),中學生達到病理性焦慮水平的人數約占到總人數的30%,其中高中生的焦慮水平比初中生還要再高一些。
有研究表明,隨著時代的發展,焦慮障礙的流行率有了大幅的增長,二十世紀80年代正常兒童樣本的焦慮分數甚至高過了50年代臨床兒童樣本的分數(Twenge, 2000)。也就是說,50年代患有焦慮障礙的兒童如果放到現代,他的焦慮值還不如一個普通的兒童的焦慮水平,可想我們的時代給孩子們增加了多少心理壓力。
有研究者認為,現代社會中焦慮情緒的凸顯可能與物質主義價值觀有關(Twenge, 2000)。譬如我們對青少年的價值評估幾乎完全集中在了學業是否成功,因此很多學業上無法表現優秀的孩子都體會到了被評價的壓力,以及無法被認可而帶來的自尊心的貶抑,這一切毫無疑問會讓青少年的焦慮感受更強烈,但也許對於很多人來說,過高的焦慮只是一種無益的心理痛苦。
在青少年焦慮障礙中,發病率最高的是社交焦慮和廣泛性焦慮。
社交焦慮是指在社交場景下產生的強烈的焦慮感和痛苦,和陌生人說話、認識新朋友,或是要在課堂上回答問題、在別人面前說話、演講等。一般來說,青少年多少都會有些社交焦慮,因為青春期正是一個非常重視他人對自己評價、極其希望獲得認同的發展階段。但患有社交焦慮障礙的青少年會因為過度焦慮而產生很多迴避行為,比如因無法結識新朋友而感到非常孤獨等。同時,由於社會性別角色的影響,患有社交焦慮的女孩子比男孩子要多一倍 (APA, 2013) 。
而廣泛性焦慮障礙則像是一種人格的底色,他們對生活中很多的事情都有過度的擔憂,不管是對於學業、未來,還是對父母的關係、健康,或是擔心自己表現得是否足夠好、有沒有犯錯誤。他們的每一天似乎都是在各種擔心中度過。擔心的強度不一定會很大,不會像恐懼那樣引起強烈的心跳、急促的呼吸,但長期慢性的擔心卻讓他們整個身體處於一種緊繃的難以放鬆的狀態。因此,很多廣泛性焦慮障礙的青少年都會有肌肉酸痛、肩背疼痛等與疲勞有關的軀體不適。而由於這些過度的焦慮常常難以停止,會導致注意力分散的問題,以及難以入睡,進而帶來更多健康方面的問題和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