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群軟體上,除了曬生活、曬美食、曬恩愛、曬小孩⋯⋯許多男女也會「曬友情」,除了一起聚餐派對,或是唱歌歡愉的場景、好天氣時躺在草地上的野餐趣,每一畫面都象徵著「有彼此真好」。
閩蜜一詞,在女性友情圈子裡已經習以為常,也象徵男女之間美好友誼的形容詞,取代「好朋友」成為更親的稱謂。每個人對於友情的定義都有不同解釋,但隨著年歲與經歷堆疊,除了帶有青春、親密的閨蜜友情,更重要的是能擁有彼此留白的空間、學習成長的「摯友」。
以下十點對於「摯友」的見解,也是我生命中重要的見證,如果你也同樣或者相異的狀態也無所謂,主要友情之間都有認定的位置,就夠了。
1. 並非無話不談,而是想說再說、不想說也能尊重
過了什麼秘密都暢談的年紀,因為自己已經懂得消化,不再隨性的宣洩情緒,即使需要與對方傾訴的時候,通常知道對方能給予自己某些安慰,可能是建議、當頭棒喝的提醒⋯⋯或是懂我的痛點就好。
而對方或許遇到了什麼困難,即使擔心也能給予適切的關懷,可能一句話「有需要我時,我會在!」這樣就好,形成溫柔的等待、相信對方。
2. 書櫃上有對方的書本、廚房裡有對方的餐盒
「分享」一直是友情之間的連結,不再是單純的物質,而是身心靈的補給,自己閱讀過後的書籍會推薦給對方,而對方也帶來適合自己的書本,好像心靈導師的陪伴與引導。
都會自理飲食的時候,平日做好的料理總想希望對方嚐嚐,甚至到彼此的生活空間作客時,餐桌上的佳餚還會順手裝在保鮮盒裡,讓倆人下一頓也能延續情誼的美味。
也過了交換衣櫃裡的青澀時期,而是交融生活以禮相待的心。
3. 有沒有一起過生日不重要,更在乎你是否舒心
許多情誼會在一些時間能頻繁相聚,只是彼此都進了職場、家庭生活,各自的狀態都截然不同,以往都會幫對方過生日,但現在可能時間對不上也沒關係,有祝福的心意就好。
4. 不再長時間相處,而是想約再約
出了社會後,在人際相處的社交圈也會逐漸改變,在工作之餘的空檔,時間分配給家人、夥伴、戀人、自己,對於人事物甚至需要更多的時間消化應對,從頻繁的聯繫與見面,變成一月一會或是一年一會,卻更珍惜短時間的相處時光。
5. 以對方習性用語說重點
因為瞭解對方的習性,不會自顧自的訴說所有,而是依照對方能聽進去的方式做交流。假設A友不喜歡聽流水帳的過程,而是重點式的,而B友喜歡聽所有的細節,在與這兩者聊天的內容也就不同。
在歡愉的時刻說幽默的話,這個分寸的拿捏也十足,不會以對方的缺點攻擊,而是以當下聊天的內容做輕巧的點綴,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早已融會貫通。
6. 見過對方家長,參與對方家聚都能自在暢聊
家庭聚會是很親密的場合,會遇到對方的家長、手足與親友,會受邀到家聚也代表對方的家人是喜歡(認同)你這個朋友,不會有隔閡感,而是自在的相處。
在飯席上不需要假裝的噓寒問暖,而是能自然的聊起生活狀態、分享日常感受的體驗。
7. 彼此都有優點學習、缺點都能互相提醒
會成為重要的摯友,不會完全的只有優點,因為缺點與慣性都會有所出入,但能包容或者理解「這就是你的樣子」所以計較與批判的成分較少,若感到對方的思想行為有些偏離正軌時,也能適時提醒,而不是當下立判問題。
但肯定的是,彼此價值觀一定是接近相符、都有欣賞與請益的部分,否則不會如此親近。
8. 經歷過倆人的大風大浪,情誼更深厚
所謂的風浪不僅看見對方在情場失意,也許曾經在倆人公事合作關係中,出現前所未有的矛盾與不適,卻能在事件過後倆人都自我省思與體諒對方;或者一方職場失敗,導致生活有了困難,卻不離不棄的出手相救與支持⋯⋯情誼關係超越的利益、金錢等,看見對方最難堪的時刻,都不會改變情感的相待,而更累積彼此的深厚情誼。
9. 能當對方的情緒垃圾桶,但不會難以消化
能夠理解彼此在意的「痛點」,知道對方需要宣洩還是需要提點,時而深入分析、時而陪伴就好。
10. 不會計較,而是心甘情願
友情之間的凝聚成分包含「給予」,無論是付出的時間、耗費的精神、金錢的價值等,有時請客對方也不會在乎有沒有被請回來,因為是一種「關愛」與「呵護」的展現,如果有所期待對方的回饋,就會變相的有索取、有條件的交換,這心意就有些變調了。
摯友是深層的連結,無法靠表面假裝
這樣的友情,是超越男男、女女、異性等之間的情感交流,含有信任、尊重、認定的狀態,是一種舒適且有份量的存在。隨著年紀增長,相遇的人事物變多,從中與人相處的經歷中會越來越知道,誰是真正的朋友、摯友,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角色,要好好的珍惜。
無論你認定的摯友是如何,只要這個友情讓你能真實的做自己、彼此都能相互成長,這樣就足夠了。
作者介紹|Ajin
我是Ajin,長年投入設計、企劃、藝文相關領域,目前為「平面設計師」與「專欄作者」的角色 / 多年經歷:流行雜誌特約編輯、講師、服裝品牌、私廚主理人等跨界參與。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方格子(原標題:你有深層交流的「摯友」嗎?十項分析找出珍惜的他與她)
責任編輯/連珮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