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起周(이기주)
譯者:尹嘉玄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人有人品,話有言品」 「說出口的話就像鮭魚,有著回歸本能。」
這是一本讀起來感到暖心的人際關係書籍,收錄了24篇不同面向的溝通主題。對本書的心得放在結尾處,這邊整理了三個觀點和大家分享:
屏除偏見
偏見的牢籠(p183)
一日,英國劇作家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宴請一群藝術愛好者到家中做客,這些人都是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的擁躉,但對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Rodin)作品,卻是嗤之以鼻、大肆抨擊。
蕭伯納拿起一張素描作品對大家說:「你們看,這是我最近得到的羅丹畫作。」
語畢,大家簇擁而來,開始對這幅畫品頭論足,你一言我一語地指出畫作的種種不足之處,閒言閒語在空氣中四處撞擊,整個客廳蔓延著各種輕蔑的氣息。
就在此時,早就預料此事的蕭伯納,忽然拋出一句:「啊!抱歉,我弄錯了!這幅畫不是羅丹的作品,它是米開朗基羅畫的。」
當一個人被傲慢和偏見蒙蔽了雙眼,就愈看不見事實真相,智力急劇下降,既無法公正判斷,也不能給予合理的評價;就愈想對別人下指導棋,或者矯正對方的思想。
軟思考
貓咪與冰箱有什麼共同點?(p213)
通常大家(包括我)會質問:「家電用品能和動物有共同點嗎?」這是很直覺的反應,以自己的一套邏輯、分析、測量事物的思考系統去衡量一件事情,天經地義;但是軟思考(soft thinking)的人,很可能這樣回答:「兩者都有很多種顏色,一樣喜歡廚房,都有著類似尾巴的東西。」
有時,不妨從硬思考(hard thinking)的角度暫時抽離,換一種軟性的態度來看待現象與世界,「軟硬兼施」的兼容並蓄。可應用在:
1、協商與中庸(p58)
談判,不是找出對方的缺點或盲點緊咬著不放,猛烈攻擊,而是將彼此的優點與利益極大化,找出不爭吵,卻能讓雙方都得利的一場對決。
2、連結與包容(p208)
林肯(Lincoln)為了尋求和史坦頓(Edwin McMasters Stanton) ——林肯的政治宿敵 — — 的共同點而努力,成功找到了能夠連結彼此的扣環。
3、視線與換位
接下來詳談。
放下姿態,才是真正的換位思考
巷子裡的小小蜘蛛人(p106)
一名年約六、七歲的小男孩,身穿蜘蛛人裝穿梭在巷弄間玩耍,時至準備吃晚餐的時間。作者觀察了一下男孩母親的說話口吻,她到底會用什麼方式誘導孩子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