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明有在記帳,卻還是完全存不到錢!」大多數的人對於薪水都會盡量想辦法節省開銷,例如隨時留意超市的特賣商品、經常觀看電視和雜誌上的省錢特集,也會到處蒐集省錢的相關訊息。但最後這些都無法讓自己存到更多錢,因而感到煩惱。因此,日本理財專家市野瀨克己分析了普羅大眾無法存到錢的原因,發現這都源於人們「無意識間的浪費」,並解釋民眾對理財觀念的誤解。
「收入愈多愈能存到錢」的誤解
很多存不到錢的人都認為只要增加收入,自然就能存到錢。收入增加確實可以讓生活變得更輕鬆,過去無法輕易下手的價格,如今或許也買得起了。但若要說能否因此存到錢,其實很多時候答案是否定的。
人的心理是非常有趣的東西,因此我並不認為人會因為收入增加了,就將增加的部分轉為存款。收入雖然增加了,不過每天的支出也會跟著變多,到最後還是會陷入「存不到錢」的煩惱中。反而有時候是收入愈高的人愈不懂得存錢。
最好的例子就是棒球選手。財務規劃顧問經常會應球團或運動品牌公司的委託,為他們旗下的運動選手提供理財規劃。面對這些運動選手,我通常第一個會建議對方,「請把簽約金當成以後的退休金,不要任意花用。」
即使是被球團直接點名選中、獲得數千萬圓的簽約金及上億年薪的球員,很多人到最後同樣會落得無法度日、只能宣告破產的下場。會有這種情況也是理所當然,因為幾乎所有球員都是在三十幾歲就從球場上引退,而引退後有大半以上的人收入都會遽減。二、三十歲年輕時就開賓士車的人,引退後要他改開小型車實在很難,因為生活水平一旦提升之後,就再也不可能回復到原本的型態了。
無論是年收 300 萬日圓或 1000 萬日圓,存得到錢的人就存得到,存不到錢的人到頭來戶頭裡還是空蕩蕩,這就是嚴酷的事實。(註:根據2016年日本官方統計,上班族月薪平均約為 30 萬日圓,平均年薪則約為 360 萬日圓。所以「年收 300 萬日圓」的比喻,算是一般普遍的情況。)
「人一輩子有三次機會可以存到錢」是真的嗎?
據說「人一輩子有三次機會可以存到錢」,具體來說是以下三個時機:
1. 從單身至新婚、尚未有小孩之前的時期
2. 小孩出生後至小學低年級左右的時期
3. 孩子長大獨立後、到自己退休之前的時期
單身時就如同各位所知,是手上可自由活用金錢最多的時期。因為「想買房子」而來找我諮詢的人當中,擁有最多頭期款的一直以來都是以單身族占壓倒性的多數。尤其近來有愈來愈多女性會來尋求諮商,年過四十的單身女性甚至很多都是「打算直接以現金買房,不想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