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叔出租」的時候經常有一些比較年輕的朋友跟我討論他們的生涯規劃,感覺上希望聽到我給他們一些具體的建議,我通常是沒辦法直接鐵口直斷地說「所以你應該做什麼什麼工作」的,頂多只能幫他從我的經驗分析一下,給他一些參考。
而本文介紹的這本書,主題就跟職涯與人生有關,是今年初剛辭世的管理大師克里斯汀生教授的經典著作《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從提出所謂的「人生三問」:如何使我的工作生涯可以成功、如何使我能維持圓滿的人際關係、如何使我能一生堅守原則遠離牢獄之災,嘗試給讀者思考人生規劃的建議。
我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是八年前,記得那時只花了一個下午就讀完了,還覺得是一本簡單易讀的書。但是這一次重讀,我發現原來當年我並沒有真的讀懂、讀進去。那時我覺得書裡沒有說得太具體,好像只是用很多的理論跟例子在講故事。但其實克里斯汀生在書裡要給的不是答案,而是「該怎麼思考」的方式,我這次讀才深深的體會。
為什麼要有「人生三問」
其實克里斯汀生之所以會有在課堂上講授「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的想法,甚至最後在他身體健康不那麼好的時候還跟他的學生和哈佛商業評論的編輯一起完成這本書,其實是因為他自己在人生裡有過的疑問。克里斯汀生年輕的時候曾經獲得「羅德獎學金」的資格到牛津大學深造,他跟他的同學,都是一些很優秀的菁英,畢業之後都會定期聚會,還會各自帶著自己的伴侶出席,彼此聯絡感情。
後來他注意到其中有一些同學漸漸沒有再出席了,一問之下,有些是離了婚,有的則是事業發展不如意,甚至還有同學捲入企業醜聞坐牢了。他覺得很奇怪:這些人年輕的時候都很優秀、很有理想、很熱情,但是中間為什麼人生會走得不如預期呢?如果能夠幫自己的人生先定好策略,是不是就可以不至於讓人生走偏了。所以他在「如何建立成功的長青企業」這門課的最後一節,會跟學生用這門課所教授的理論來探討他們的人生,希望他的學生可以因此避免人生走錯路。
管理理論也可以用在人生規劃上嗎?
克里斯汀生教授是管理與創新理論的大師,所以他在課堂上教的是企業管理的理論,你可能會說「管理理論用在人生也適用嗎?」他認為好的理論應該適用於各種情況,可以解釋什麼現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並告訴你為什麼。所以用在企業或人生都一樣適用。
舉個例子。書裡在談到在做未來的生涯規劃時,如果你希望你的策略可以成功,你就得說出「哪些假設必須證明為真」。簡單來說,就是「如果要行得通,你必須證明什麼?」
他用了巴黎迪士尼的案例來說明:巴黎迪士尼是歐洲的第一家迪士尼樂園,規劃時樂觀的估計每年會有1,100萬名遊客,平均停留三天,帶來很高的收益。但誰也沒想到,落成後它卻常年處於虧損狀態,因為遊客大多數只停留一天,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