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為你好」只會把孩子越推越遠!一份青少年調查揭孩子最想聽到的5句話,其實很簡單

2020-12-08 10:42

? 人氣

父母對待子女時,不該將自己童年時期的需求投射在他們身上。孩子有屬於他們自己的世界。他們會在自己的世界,孕育自己的夢想。每個人都該擁有不同的夢想。孩子是父母以外的另一個獨立個體。當一個人的存在本身已能獲得尊重時,自然就能得到以原有樣貌活下去的力量。父母的期望,就在父母的人生完結。不要因為父母的痛苦,而毀滅孩子的世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父母找出自己過去曾經想要的是什麼、小時候無法得到滿足的需求是什麼,是很重要的事。儘管到了此刻,依然可以為了那個夢想努力─不是子女,而是父母自己.如果已經太遲了,那就送走舊的夢想,擁抱新的夢想。父母應該要有智慧去區分現在「該做的事」與「放下的事」,也要有能力去辨別究竟是「父母的需求」還是「孩子的需求」。

韓國青少年NGO團體「防止青少年暴力基金會」於二○一五年做了一份問卷調查。調查團隊問青少年「最想從父母口中聽到什麼話?」結果如下:

第一名是「我愛你。」當我們愛著彼此時,會接受對方的一切。子女正是希望自己原有的樣貌也能被愛吧?父母不要再費心力將子女改變成自己期待的樣子,而是對著他們原有的樣貌說聲「我愛你」。

第二名是「沒關係,辛苦了。很累吧?」安靜等待,然後說聲「沒關係。」不要只會好奇考試成績,先說一句「辛苦了。」成為同樣重視過程與結果的父母吧。

第三名是「謝謝」。很多人在子女還小的時候會常對他們說「謝謝你的出生」、「謝謝你好好長大了」等。可是,隨著子女越長越大,父母卻漸漸用「你要做得更好」的鞭策,取代「謝謝」。子女光是存在本身,不已是值得感激的事嗎?因為有了子女,父母才得以成長。現在就開始,對著子女值得感激的地方說聲「謝謝」吧。

第四名是「對不起」。如果將子女視為獨立個體,即使身為父母,也該在自己做錯時立刻說「對不起」致歉。必須拋棄「不用說也知道吧」的思想,然後用心詢問子女的想法,聆聽子女的話,並尊重子女的一切行為。

第五名是「我很想你」。從小維持良好的溝通,才能在青春期也能好好表達彼此的情緒。首先由父母試著表達,假如很難用說的,也可以改以牽手或擁抱。表情或眼神,也是表達愛的方法。用傳訊息的方式也無妨。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孩子想從父母口中聽到的話,那就是「請愛我並尊重我原有的樣貌!」每個人從出生開始,都有著自己希望如何生活的本性。各自擁有自己的色彩,沒有好壞,只是不同。只要懂得認知他人是與自己不同的存在,內心自然就能自在許多。

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人,有自己獨有的思想和價值觀。父母應該去好奇孩子究竟擁有什麼想法與價值觀,若以自己好像什麼都知道的姿態妄下判斷、命令,只會瞬間切斷彼此間的關係。從「無」的狀態開始,一點一點傾聽吧。十多歲的孩子,往往不太清楚自己的心,而是在邊獨自安靜思考,邊與他人溝通的過程,漸漸明白自己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因此,我相信抱著尊重的心,慢慢與他們溝通,就是最快的捷徑。

作者介紹|尹珠善

在外,是遇過無數孩子的高中老師;在家,是兩個兒子的媽媽。尹珠善比任何人都更理解經歷煎熬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因此在學校也會聽見學生說:「老師好像和別人不太一樣。」

婚後,隨著成為兩個孩子的媽媽,面臨了新的難關──無法明白彼此的心,演變成難以避免的日日爭執。經過不斷失敗、嘗試,終於領悟到「年幼子女身為獨立個體,也該得到相應尊重」,以及相較於責備孩子的缺點,更該調整自己的視線高度,培養學會尋找孩子優點的育兒原則。

目前以韓國教練協會的認證指導員(KPC)投身各種活動;另外,也教授關於美德培育與職涯學習、青年領導能力、自我開發等領域的課程。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大好書屋《我的孩子,不需要迎合世界的標準:改變父母的視線高度,建立正向親子關係,啟動青春期孩子無限潛能》(原標題:孩子最想聽的五種話)

責任編輯/焦家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