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快訊
  • 重大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珍貴老技藝即將失傳!數十年雕琢始終用心,全台僅存手工「餅模」師緊守最美風景…

2017-09-12 11:00

? 人氣

這頭是嘎嘎響個不停的切割木頭聲、那頭是沉甸甸的敲擊雕刻聲,幾個師傅正低著頭用心工作。台中這個牆上掛滿各式模具、到處可見堆積如山木柴與機器的小小空間,是台灣僅存的「餅模」工廠,看似平凡無奇,卻乘載著了台灣數十年、甚至百年來的深刻記憶......。

「高雄的舊振南、吳記還有台中的一福堂,主要廠家的食品模具都有從我手上經過!」談起從國中就開始琢磨的這項製「餅模」技藝,鄭永斌師傅眼裡依然滿是驕傲。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台灣人吃餅的歷史源遠流長,而送餅的習俗更是華人社會沿襲千年的傳統。古代男女成親,男方要扛著大餅到女方家,數量越多自然是越有面子;現代社會,結婚、生子、過節也樣樣會吃餅。即便時空已截然不同,這項禮俗依然沒有被遺忘。

餅不只味道重要,外觀也是一門大學問!很多人或許從沒想過,這個「餅模」也是需要幾十年工夫才能完美呈現的。堅持取用台灣本地的木頭至少要先陰乾一年,之後再進行繁複的刨光、雕刻等步驟,一個體積不大的餅模,需要投入的時間與心力絕對超乎想像。只是,當年這個街頭巷尾都欽佩的專業技藝,如今已因為廉價模型氾濫,幾近失傳。

餅模雕花百百種,專業大不同。
餅模雕花百百種,專業大不同。

慢工出細活,至少一年才能做好一個模

「一支好的模子,可以用上好幾百年。」在鄭永斌看來,自己的工作不單是在製造作餅工具,更是一項兼具美觀與實用價值的工藝。所以,不論是在材料選擇、製作工序和雕刻手法上,都不可向品質妥協。

想完成一個精緻美觀的餅模,從頭到尾至少要經過十個工序。將木頭原料陰乾一年,避免變形或裂開,之後在木頭上套版畫上設計圖,再用線鉅切割木頭。這還沒結束,刨光、刨花、雕刻等更是專業!

鄭永斌注重細節,對於木頭品質更是講究。
鄭永斌注重細節,對於木頭品質更是講究。

鄭永斌進一步解釋,食品模具可細分為五大類,分別為餅印、糕印、粿印、糖印與印章,顧名思義,每個的用途各不相同,所需要的技藝也不一樣。相同的是,雕刻的每一下都不只是蠻力,而是經過美學與實用性的考量,「越立體的話角度會越大,看起來就會有立體的感覺,但又不可以太立體,不然你烤出來它又會陷下去。」

印模師傅一邊向我們解釋,手卻沒有停下來;一筆一刀刻著,輕巧熟練的手法輕巧,不知是累積了多少年的苦練。每一次下手,都是最用心呈現。

紛飛的粉塵,讓工作過程更為艱難。
紛飛的粉塵,讓工作過程更為艱難。

最辛苦的絕非身體勞累,而是作品被仿冒賺暴利

製餅模這項產業會式微,除了工作結構的轉變,辛苦的工作環境恐怕也是年輕一代不願再投入的原因。運轉中的機器轟轟作響、木頭的碎屑粉塵漫天飛舞,再加上夏天的炙熱高溫,很少有人吃得消。然而,身體上的勞累從來不曾讓鄭永斌喊苦,「我最困難的時候就是說,我的盤商買我的東西,直接到大陸、到越南照這樣子仿製,那個是對我的衝擊比較大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

葉亭儀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