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工作者,需要知道的幾件事
進入二十一世紀網路世界,無數青年創業家的成功案例說明了這年代更需要年輕人的創意和衝勁去改變世界。加上AI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科技代替人類勞力的發展,致使四十歲以上的人一旦失業就難以找到工作,是目前就業市場的趨勢。不過「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如果我是老闆,必會留一個身經百戰的老屁股在團隊裡擔當領導的角色,他可能不是最有創意、最有能力的一個,但憑他歷經磨練的性格和觀念,可以穩定整個年輕團隊的軍心,讓團隊時刻凝聚正向的動能,這是天才橫溢的小夥子們最需要的。他們並不需要技術導師,他們需要的是一個mentor,心靈嚮導。這是NBA總冠軍球隊的老將法則,萬試萬靈。
反過來說,若你現在已邁向四十,要追的不再是體力和智力或技術,而是時代的觀念,以及了解年輕人價值觀的轉變。你必須重新定位自己在團隊內的角色,並學習如何支持整個團隊的心靈成長。當他們面臨危機措手不及、心志渙散之時,你如何協助他們重建自信和鬥志,回歸正軌。
當然,領導最重要的是帶對方向。張忠謀說:「你不知道方向,你的團隊會不成功,他們雖然暫時會跟著你,可是假如方向不成功,他們不會永遠跟隨。」由此可知,觀念要追得上現實世界的變化。
如果你的觀念跟得上,你一直把團隊帶到對的方向,即使已經八十八歲,團隊和股東們還是捨不得你離開。
管理和領導的差別
很多人認為管理就是管制或克服人性的負面,我認為不是,因為這樣只是制止了行動,卻無法讓其前進。
人類有貪婪的本性(或可稱為進取,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只要享受過收穫的美好,就會想要收穫更多。如果你認為他沒有逾越了本分,那就是倍受肯定的上進心;如果你認為他逾越了本分,那就是令人戒慎恐懼的野心。
領導的作用是帶領團隊往一個方向前進。成年人都懂得如何管理自己,你不必管理他們。你訂了一視同仁的規則,訂了前進的方向和目標,你盡力幫忙他們,他們想要更多,就會克服萬難努力跟上,他們不想要更多,不願付出,自然落後被淘汰。
你把團隊當小朋友,你要搞很多學習、激勵和管理,頒布一大堆「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的規條;你把他們當成年人,他們自己權衡利益,決定做或不做,你不必當校長、當老師、當愛心社工,不斷消耗彼此的正能量。
這就是管理和領導最大的差別。
作者介紹|曾孟卓Gordon
曾經賣身打工仔,在香港、台灣的廣告、媒體、行銷圈經營多年,曾任《蘋果日報》總經理,現為自由工作者,嗜好是做自己喜歡的事。著有《蘋果滋味》、《不喜歡的你》、《無眠之夜》。
相關著作:《CAT.LOVE》《蘋果滋味》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周出版《行銷江湖》(原標題:經理人的學習 Manager’s Learnings)
責任編輯/陳怡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