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花錢變困難,存錢才會容易!學會心理學家的3個秘訣,每月就能再多存3千

2020-12-17 11:47

? 人氣

小資族如何每月多存10%存款呢?(示意圖/取自Pexels)

小資族如何每月多存10%存款呢?(示意圖/取自Pexels)

Wendy de la Rosa是行為科學家,在杜克大學主持「Common Cents Lab」,主要研究如何利用行為科學改善美國中低收入人口的財務健康。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Rosa博士和研究團隊在2017年做過實驗,把美國領取食物券(SNAP food benefits,美國政府發放給低收入戶換取食物的消費券)的人分成「按月發放」和「按週發放」兩組。雖然總額相同,按週領取組總有餘裕,按月領取組總是透支。

他們分析,一次領一個月的人手頭突然變得寬裕,財務安全的錯覺阻擋了大腦未雨綢繆的能力。就像上班族在剛領薪水那天、和接近月底數饅頭過日子時,花起錢來感覺大大不同。

Wendy de la Rosa是一名美國行為科學家,主要研究如何改善美國中低收入人口的財務健康。(圖/創新拿鐵)
Wendy de la Rosa是一名美國行為科學家,主要研究如何改善美國中低收入人口的財務健康。(圖/創新拿鐵)

而身處在鋪天蓋地鼓勵消費的行銷廣告中的我們,又該如何開源節流?以下是Rosa博士的三個建議。

創新點:營造困難的花錢環境、善用人生轉折點,小資族也能存大錢!

本文3大重點:1. 讓花錢變得困難,存錢才會變得容易。 2. 對「未來」的自己好一點!「預先承諾」讓你多出10%存款。 3. 善用「新起點效應」,讓重要的理財決定贏在起跑線。

1. 讓花錢變得困難,存錢才會變得容易

Rosa博士曾主持過一項計畫,調查人們每個月收到帳單後,最後悔的消費行為有哪些。

調查結果發現,除了預借現金之外,大部分消費者都認為「外食」是最主要的非預期支出。各種方便的電子支付讓人隨手就買杯飲料、三明治等小點心,這些零碎的小額消費累積起來,就是「凌遲」存款的最大元凶。

每天無意間在「外食」、「交通」的花費可能遠超過你的想像。(圖/Pixabay)
每天無意間在「外食」、「交通」的花費可能遠超過你的想像。(圖/Pixabay)

而住在大都市的Rosa博士也檢視了自己的帳單,發現他每個月使用Uber、Lyft等共乘服務的開銷竟然高達2千美金,比一個月的租車費用還要貴!

雖然他下定決心要減少這筆支出,但過了一個月後,搭車費用仍無法有效減少。這讓Rosa博士意識到省錢光靠意志力還不夠,他需要讓花錢的過程變得「困難重重」,於是他做了兩個改變:

A. 解除乘車APP綁定的信用卡,改成「存多少用多少」的簽帳金融卡;同時,設定300美金的額度,只要用完就必須重新儲值,而這道多出來的步驟程序就會讓懶惰的人性放棄。

B. 目標設定成「次數」而非「金額」。因為人類大腦相當懶惰,要記住這個月「花了多少錢」有點困難,但要記得當月「搭了幾次車」則相對容易。因此Rosa博士把目標從「一個月不能超過2千元」改成:「一週只能搭3次」或是「一個月只能搭12次」。

如此一來,Rosa博士以往每月動輒50~75次的搭車頻率下降許多,順利達到「節流」的目標。

除了日常消費,若你是沈迷網購的「剁手黨」,Rosa博士也建議你可以刪掉網頁快取裡的「自動完成」功能,之後的每次購物都得重新填寫整張表單,增加消費過程的阻力;或是刪掉購物APP、移除信用卡綁定改用ATM付款等等,都是可以有效守住錢包的小動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

創新拿鐵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