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顯然是無法允許女兒擁有她獨立的生活:女兒的存在是要圍繞他的需要被滿足的,否則他就會暴怒。他的暴怒就是控製女兒的武器。
對於年幼的孩子,父母的情緒控制是非常強大的武器,可以非常有效地將孩子推進服從於父母的境地裡去。而服從的結果,很可能使孩子失去了發展獨立自我的勇氣,這也是孩子無法發展健康心理邊界的重要原因。
對於父母來講,當孩子服從時,父母就會省心很多。比如當父母忙時(有時甚至是忙著打麻將),孩子就安安靜靜的自己玩,父母可能會非常得意於自己“教子有方”,可以教出這麼聽話的孩子。
可是對於孩子來講,他的安靜背後,可能意味著:
他已經放棄了對父母的依戀需要,不得不退回自己的世界裡來,自己滿足自己。或者孩子無法忍受父母的疏離,用哭鬧、闖禍的方式來爭取父母關注的目光。
但是如果父母的內在世界裡,需要藉助於管理孩子來獲得控制感的話,他們就難以允許孩子發生這樣失控的情況。於是孩子的哭鬧成為非常容易激怒父母的方式。
父母的懲罰——會使孩子對於表達自己的需要變得恐懼,他們便可能會放棄自己的真實需要,服從於父母;或者將激怒父母變成他們的目標,反而忽略了自己的真實需要。對於退回到自己世界的孩子,他們在自己的世界里當起了「王」。
他們可以在這個世界裡將自己感受為一切都是按照自己想要的樣子運轉的,一切都應該由他們自己說了算。
是的,他成為了父母的樣子。他也開始應用讓他感覺受傷的人對待他的方式去對待別人。
當他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主宰時,他就無法去尊重和理解其他不同的人,這會讓他也去不斷入侵別人的心理邊界。因為他無法意識到:別人原本是擁有自己獨屬疆土的,是會與自己的想法、需要、情感等等有許多不同的。
當他面對的是一個心理相對健康的人時,對方可能會拒絕他的入侵,這就會讓他感覺受挫。如果他擁有比較好的反思能力,這些受挫的體驗可以引領他做出調整,最終還是可能會發展出相對健康的心理邊界;如果他沒有學會做出調整,就成為一個一直讓周圍人抓狂的人;而他自己也會很委屈,因為他並不是想傷害別人。
在他的世界裡,他感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甚至是覺得是為別人好的,可是卻讓對方那麼不舒服。他無法理解自己的行為為什麼是對別人的傷害與入侵。
他做了父母之後,他可能還會像自己的父母那樣:以為了孩子好的名義,繼續限制孩子的發展。
對於退回到自己的世界的孩子,還存在另外一些可能。
因為他們將外部世界感受為危險的,所以他們不能夠讓自己走出自己的世界去探索,所以他們就無法讓自己對這個世界有更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