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問題就是會讓人際關係惡化(至少不會變好),並且不具有啟發效果、無法促使對方行動及成長的問題。被提問者除了會難過、不悅,甚至可能產生消極心態。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會令對方感到不解:「為什麼問我這種問題?」
「對!我也遇過這種人!」讀到這裡,應該有不少人會回憶起自己曾經面對過的壞問題吧?甚至可能馬上想到有什麼樣的人會這樣問。不過令人意外的是,不少人會在無意間採取這種發問方式,所以每個人都該多加留意。
我個人不曾在諮商時刻意對客戶提出這類壞問題。有時候,我可能會提出一些對方難以回答的問題,但通常是以提示性質為目的,與客戶的行動、成長有關聯的時候,就不能算是壞問題,而要列入大問題的範疇,它們也往往能帶來一定的成效。
提到壞問題,大多數人可能會先聯想到「難以理解發問的意圖」,不過,基本上這種狀況已經不能算是在問問題了,這邊就暫不列在討論的範圍內。此外,壞問題通常具備以下的特徵。
首先,就是沒有考慮到與對方之間的關係。就像先前提到的,百貨公司的服飾店店員問我的問題,就屬於此類型。
「你有負債嗎?」、「你現在住的地方大約幾坪?」在計畫買新房時,房屋仲介可能會這麼問你;但在其他場合,視雙方之間的關係好壞,這種問題可能會讓對方覺得:「我憑什麼要告訴你?」
同樣的道理,隨口探問他人的私事,容易成為壞問題的開端。面對還沒有建立良好關係的對象,卻未經思考、劈頭就問「你不打算結婚嗎?」、「為什麼你們沒生小孩?」等等,有關結婚、戀愛、生育與家庭關係的話題,都需要特別小心留意。
此外,像是「不讓孩子上補習班,真的沒問題嗎?」、「這不是你做的好事嗎?」、「為什麼連這點事都做不好?」這類將提問者的價值觀和思想,強行加諸於他人身上,以及逼問對方、使他人感到沮喪的問題,通常也很容易被歸類為壞問題。
問題具有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平等、改變上下關係的力量。但壞問題或許就無法發揮這項特點。壞問題會讓人際關係惡化,並且不具有啟發效果,無法促使對方行動及成長。被提問者除了會難過、不悅,甚至可能產生消極心態。
作者簡介|粟津恭一郎
高起(Coach A)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日本中央大學研究所戰略經營研究科客座教授。
國際教練聯盟(ICF)專業認證教練。
一般財團法人生涯學習開發財團認證專家教練。
出生於日本滋賀縣大津市。早稻田大學研究所亞洲太平洋研究科國際經營學專攻修畢。曾於Sony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事、經營戰略等職務,並派駐英國及德國。
其後於2004年加入高起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以大企業經營者及未來的領導者為諮商對象,以領航教練的身分活躍於高起。在領航諮商方面的經驗及客戶數,在日本可說是數一數二的。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大是文化《你問的問題,決定你是誰:為什麼企業要花大錢,只為了請他來問問題? 因為人通常自己有答案,但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責任編輯/蔡昀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