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邦議院大選即將進入倒數階段,現任總理梅克爾及所代表的聯盟黨(CDU/CSU),目前仍於民調領先代表社會民主黨的(SPD)前歐洲議會議長舒爾茨(Martin Schulz)。儘管梅克爾(Angela Merkel)暫時擺脫接納大量難民與開放邊境的批評聲浪,預料將在大選中脫穎而出,連任聯邦總理;然而在聯邦議員選舉上,唯二的非洲裔聯邦議員,恐因個人因素及難敵崛起的極右翼勢力擴張,讓德國聯邦議院失去共融的多元色彩。
社民黨(SPD)一度被認為有機會取代聯盟黨,但社民黨(SPD)過去四年作為聯合政府的一員,總理梅克爾在政策上飽受批評之處,同為「執政黨」之一的社民黨難辭其咎;此外,舒爾茨籲求邊境完全開放、歐盟各國必須一同負責接納難民,以及凍結土耳其加入歐盟等政見,事實上都是歐洲議會可接受的彈性做法。如同英國脫歐仍會是歐盟經貿重要夥伴一般,土耳其即使不是歐盟會員國,歐盟早已定義土耳其為東部夥伴的基調並未改變,舒爾茨的主要政見顯得老調重彈。另外,即使舒爾茨相當重視中產階級與勞工,但社會底層人口對經濟成長的無感,轉而支持左翼黨(Die Linke/The Left)或是極右翼德國另類選擇黨(AfD),都是社民黨無法撼動梅克爾的原因。
梅克爾針對難民問題不但加速遣返,並重申維持與土耳其之間的「難民安置協議」,建立緩衝區與延緩爭議發生,諸多作為從聯邦議院選前民調的長期趨勢就可窺見,梅克爾的支持率已經逐步回升。同時,在地方的邦議會選舉上,二O一七年至今,梅克爾所領導的聯盟黨(CDU/CSU)已連下三城,在薩爾蘭邦(Saarland)、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邦(Schleswig-Holstein)以及北萊茵-西法倫邦(North Rhine-Westphalia),聯盟黨都獲得最多的議席。由於北萊茵邦涵蓋科隆、杜塞道夫以及魯爾工業區等重要區域,人口近1800萬,約佔德國四分之一人口,更是社民黨的傳統票倉,聯盟黨打破社民黨的長期壟斷,早已被視為梅克爾在聯邦大選的勝利號角。
當然,擁抱·愛與穩定的旗手梅克爾之領先態勢,對於極右翼德國另類選擇黨(AfD)看似停滯的支持率,是一大考驗。不過,AfD自二O一三年成軍至今,不僅受到同為極右翼路線的荷蘭自由黨(PVV)與法國民族陣線(FN)支持率成長的鼓舞,更在地方選舉中遍地開花,幾乎各邦都獲得議席,在前東德地區甚至挾帶第二大黨的聲威,瞄準德國聯邦議院大選,目標成為第三大黨。讓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如果能在德國聯邦議院大選獲得第三高票,在地方更有超過150位當選議員的奧援,對一個成立僅有四年的新興極右翼政黨來說,究竟是成功或失敗,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