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日本昭和天皇登基,在台日人渴望能同時聽到典禮實況轉播,因此遞信部決定在台興建放送局,發展廣播政策,台中放送局遂於1935完工啟用,是台灣總督府繼北部台北放送局、南部台南放送局後設立的中部台中放送局,是台灣第三座重要的廣播建築。
建築風格逐漸邁向現代,裝飾採簡化的「仿羅馬」與「簡化哥德」風格,為台灣建築邁向現代主義的過渡作品。放送局庭院綠草如茵、花木扶疏,奇石水景與舊時留下的石燈籠妝點出濃濃的日式庭園趣味。近年整修完畢後,活化再利用為文創基地,已成為文青必訪的聖地。
土地公廟是東勢子主要的信仰中心,境內共有三座土地公廟,分別坐落於台中放送局後方、自來水公司後側與進德北路43巷旁。其中以放送局後方的東勢子福德祠規模最大、香火最盛,是許多外出遊子返家必定造訪參拜的心靈寄託,其餘二座也各有其清幽與趣味。
昔日社區附近有多處軍營,加上戰後大量軍眷遷居於此,在空地、水道及公有地上自力興建眷宅,帶進了濃濃的眷村文化。經過數十年的融合,年輕世代間已不復區分本省外省,即便如此,來自各方的麵點、包子饅頭、燒餅油條、臭豆腐、湯包等美食,卻已落地生根成為這裡的特色,其中以「湖南味」的牛肉麵、滷味最具代表性。
社區的特色小店多位在街廓外緣的大馬路邊,除了傳統小吃館子,還有聲名大噪的博士雞排、生猛有力的風管店,儼然已是台中市重要的街道風景了。
重新擁抱社會的忐忑不安
隨著「體二用地」的解編,被都市計畫禁錮三十多年的東勢子庄,就像即將從監牢走回人群的囚徒,心中既期待又怕受傷害而忐忑不安。
這塊位處台中市精華區段最後的龐大建地,面對著台體大的需索、台水公司的擴建、建商的覬覦跟住戶的改建等諸多角力與拉扯,將會遭遇怎樣的命運?除了傳統的都更與重劃,有沒有更好的出路?
逢甲大學劉曜華教授有感於聚落逐年老舊,都市開發壓力日益緊逼,近年來積極走訪東勢子,想為東勢子的百年變遷留下忠實的記錄。假以時日,劉教授的記錄留下後,究竟會留在回憶中憑弔?還是成為東勢子未來的發展養分?這考驗著政府、專家的智慧,也繫乎市民對家鄉未來的想望!
作者介紹|謝文泰
老台中人。一位無可救藥的浪漫建築師,相信有美好的空間就會發生美好的事。對老台中近乎愚痴的情感,驅使著他無法自拔的投入許多別人眼中的傻事。然而這些傻事,竟然漸漸一一實現。
成大建築研究所碩士,曾任成大建築系、東海建築系、朝陽景都系講師,長期投入社區營造、校園空間改善、文化資產活化以及都市空間再生等努力。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台中好生活(原文標題:台中水源地最後的聚落 走讀台中市東勢子舊庄)
責任編輯/林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