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做事拖拖拉拉就是懶;但是心理學研究表明,拖延症沒這麼簡單,它的本質是為了消除恐懼和焦慮而引發的逃避行為。如果老闆有拖延症,該怎麼辦呢?
|典型錯誤| 扮可憐,求老闆
現代社會,很多人都有拖延症。有人認為,拖延症就是懶;但是心理學研究表明,拖延症沒這麼簡單,它的本質是為了消除恐懼和焦慮而引發的逃避行為。加州大學的資深心理諮詢師簡.博克和他的同事曾經整理過拖延者的信條,他們發現,拖延者往往追求完美、害怕失敗,也因此對即將到來的任務產生焦慮,為了緩解這種焦慮,只好一拖再拖、逃避問題。
在職場中,每一項工作或任務都離不開團隊配合。在幾乎人人都有拖延症的大環境中,我們自己的拖延症尚且有截止日期來救,但是如果我們的老闆有拖延症,誰敢給他訂截止日期呢?就算他自己訂了截止日期,往往也是說改就改,比如:
「我這幾天太忙,來不及看,你要的檔期再往後延一延。」
面對老闆如此拖延,很多人都會說:「那就求唄!」對老闆不能強硬、不能黑臉,所以就應該努力放低身段,可憐兮兮地求老闆把該看的看了、該審的審了;中間再加一段緊急情況說明,試圖來撇清「不是我催您,是情況所迫,所以您別怪我」。
我們可以想想,這樣做,雖然沒對老闆黑臉,但是卻讓老闆變成了壞人。我們求得越可憐,讓老闆這個壞人當得越徹底;描述的情況越緊急,越是在變相暗示老闆整的爛攤子有多大。這時候,不僅工作沒推進,還可能因為不會說話而與老闆產生嫌隙。
|小訣竅| 減少焦慮,提供動力
第一步:真誠表示體諒,實現低阻力溝通
以我們《好好說話》為例,每週的音訊錄製出來,聽審小組會給意見,無論修改還是送剪,最後拍板上線都要經過漸彪的審核,如果他拖拖拉拉不聽、不看、不拍板,那麼最壞的結果就是當期的音訊無法上線,「開了天窗」。
假如此時漸彪真的拖延了,我們就可以這麼說:「漸彪,最近你要忙的事情好多,還 hold(掌控)得住嗎?我看你又是跑高中宣傳,又是和投資人協商,還要錄製自己的音訊,你要是有時間審我們的音訊就見鬼了。」
請注意,在這裡,我們沒有說現在離音訊上線的截止時間,也沒有讓他該拍板的時候就快點拍板,而是先羅列他目前在做的很多工作,表示他的辛苦我們都看在眼裡,所以非常理解他到現在還沒聽審音訊的原因。
這樣的對話,會讓上司感覺下屬不是來責難他的,因為責難就意味著對立和攻擊,人面對攻擊的本能反應就是開啟防禦模式,不但會產生抵抗情緒,還會自我強化之前行為的合理性,表現出來的就是死要面子不認錯。老闆一旦不認錯,而且甩出大段理由來合理化之前的拖延,我們再往下接難度就會變得更大。所以,開個好頭很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