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道歉在人際關係維繫上至關重要,因為道歉最重要的功能在於:「舒緩人的情緒,進而修復關係,最後拉近人際親密感。」但你在什麼情形下道歉,卻決定你關係的地位。
討好式道歉,之所以這樣命名,在於很可能你並沒有做任何傷害或破壞性的行為,只因為別人看不過去你的行為,或不同意你的狀態,你就覺得你必須要道歉。例如:「你今天怎麼穿這套衣服這麼醜?」「你家的壁紙為什麼這個顏色,看起來俗氣!」而你的反應則是:「對耶,真對不起,是我沒設想周到。」通常這些看似指責、建議的話語,在不請自來的情形下,其實變得很入侵界限,但你在為他人的「不滿意」道歉時,往往成為討好式道歉,意味著你應該要符合對方心中所有的標準,才是一個夠好的人。
這種討好式道歉,往往出現在一方強勢主導,一方弱勢順服,長久下來只會讓關係失去彈性,演變成一言堂。如果你想跳脫討好式道歉,你則要學會尊重與捍衛自己與尊重且回應他人。例如:「喔~你這樣覺得呀!那我們品味很不一樣耶!我很喜歡這個風格喔!」如此,就能不動聲色地化解干戈。
另一種修復式道歉,則是你做了具有破壞或傷害性的行為,或者你入侵他人界限讓人感覺受傷,而你願意承認自己的行為、懺悔之外,願意尋求他人原諒。例如:你在公司被老闆責備,一肚子怨氣回到家裡,就用很衝又不耐煩的口氣與家人大小聲,甚至遷怒到家人身上,讓家人難過。通常在這種情境下,很少人願意道歉,家人也容易這樣,大小聲過了就過了,但其實容易在心中留下疙瘩,又擔心哪天你回家後又心情不愉悅。
而修復式道歉,是你願意承擔也承認自己行為的傷害性,並清楚表達出來,例如「我在公司受了很多委屈,在家中忍不住把這些氣發在你身上,我覺得很抱歉,你不該被這樣對待的,請原諒我那時情緒管理不當..」修復式道歉,造就的是平等與平衡的關係,也在彰顯道歉者心智的強度與成熟度,一個人願意負責,也願意認錯,並且尋求他人的寬恕,並不是弱者的行為,反而會受到他人的敬重,當然,前提是真心誠意且不二過的情形了。
文/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愛心理(原標題:道歉心理學:用什麼方式道歉,決定了你在關係中的地位)
責任編輯/連珮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