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患者本身也會被這種依賴型行為困擾,這種困擾包含心理和生理兩個方面。他們會感受到自己行為帶來的壓力,會經常表現出情緒上的混亂、變得消極或對他人具有侵略性,會因為無法做出人生抉擇而變得無力與焦慮。
心理學家塞利格曼(Seligman)也補刀說,這些消極的預期也可能產生其它無能或不願採取行動的負面預期的結果,包括自卑,長期的失敗,悲傷和身體疾病。
依賴行為產生的原因
到目前為止,依賴產生的具體原因尚未完全探索,因為具有依賴行為特質的人往往在依賴客體的影響下保持著一種生活穩定狀態,從而不會去主動尋求心理或者精神上的幫助。例如媽寶們會因為遵從媽媽的指示,而獲得媽媽安排的工作,媽媽買的房子,媽媽安排的結婚對象等等。就業、財政壓力和婚姻等這些會對生活造成真正精神壓力的困難都因為依賴於母親這一行為而淡化很多。
就現有研究顯示,產生依賴行為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 依賴行為可能是成形於原生家庭的一種「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
「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塞利格曼(Seligman)提出的一個心理學概念。可以解釋為「經歷某事後學習得來的」無助感,有習得性無助的人會在明顯有能力去改變的境遇中表現出一種消極避世的態度。
依賴行為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的一種「習得性無助」換句話說,就是指由於之前在處理事情的時候由於他人的過度乾預或者直接取而代之的去作出決策,人會認為自己無法控制或者沒有能力處理這件事情;進而今後遇到類似境遇時,即使自己有能力去完成,也會自然而然地產生消極的態度和無為的行為。
舉例來說剛上一年級的韓梅梅寫完作業並用心地整理好書包,然後媽媽以她認為更整潔有序的擺放方式重新整理一遍,嘴裡嘟囔著:「這點事情都做不好,我來給你裝。」媽媽為韓梅梅整理書包並對她進行言語上的否定讓韓梅梅認為自己是不能完成整理書包這件事的,進而產生了以後都不會自己整理書包而需要媽媽幫忙的消極思維模式。
一些學者提出,權威型或者過度保護的養育方式會導致孩子發展出一些依賴型人格的特質。這種家庭對孩子一般都會有有很強的控制欲且不鼓勵孩子的獨立或者情感表達; 父母過多的包辦下至生活起居,上至升學擇業父母決定吃生煎包還是蘿卜糕、讀文科還是理科、娶靜靜還是嫁明明,讓孩子習慣以及習得了需要他人在生活中為自己做主,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做決定、下的判斷是不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