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華人媽寶文化會如此盛行?她列出2大點,解答子女會過度依賴父母的關鍵原因

2021-02-25 13:00

? 人氣

為何亞洲地區媽寶會滿街跑?難道是教育出現了問題?(圖/取自zilupe@flickr)

為何亞洲地區媽寶會滿街跑?難道是教育出現了問題?(圖/取自zilupe@flickr)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媽寶男」這個詞走紅了起來,顧名思義「媽寶男」指的就是什麼都聽媽媽的、什麼都以媽媽是對的、什麼都以媽媽為中心的男人。 他們在本該獨立的人生階段還依然過度依賴媽媽,彷彿未斷奶的成年人,「我媽說、我媽認為」等常用句就像生活百科全書一般指導著媽寶男做出人生的每一個決策。

當然這個概念對女性也同樣適用,她們叫「媽寶女」。 媽寶現象被認為是造成親密關係不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它威脅了親密關係中最重要的兩個基礎──信任與安全感。 「媽寶」們總拿母親當擋箭牌,人生路線完全依照母親的意思來走,這會讓關係中的另一半對他們產生欠缺獨立思考,無自信、無信譽,無主見、無責任感等負面印象。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究竟他媽媽是我們愛情裡的第三者?還是我才是他們母子情裡的第三者?」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媽寶現象的主體並不局限於媽媽和兒子這一單一的親緣關系:被「寶寶」依賴的對象不僅包括原生家庭裡的父母,也有可能是有血緣關系的親戚長輩、老師、身邊的朋友、或者是親密關係中的另一半。這種過度依賴他人的行為常常會在生活中給「寶寶」周圍的重要他人例如同事、朋友、家人、另一半等帶來焦慮、迷惘、抑鬱以及無助等負面感受。

心理學對依賴行為的解釋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這樣過度依賴他人的行為顯示出部分依賴型人格障礙(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特質,我們今天在這里討論,不是為了給他們貼標簽,只是為了和大家分享、科普他們的行為特點。具體的診斷標準在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以下簡稱DSM)中會有很嚴格的界定,請大家因人而異,切勿對號入座。  

根據DSM,依賴型人格障礙是由成年早期開始顯現的、因為過度的需要他人照顧而產生的順從、依賴行為,並且這樣的人會常常表現出對分離的恐懼。若要診斷,病人需要滿足以下五種(或以上)的行為標準:

1. 如果沒有過量的來自於他人的建議和確認,自己便難以作出日常生活決定
2. 需要他人為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擔當責任
3. 難以表達對他人的反對意見,因為害怕失去支持和認可
4. 難以獨立開始一項計劃或獨自完成事情(很多時候是因為缺乏自信心,而不是缺乏動機或精力)
5. 為了得到他人的關心和支持而過度的去取悅他人,以至於無償地做令自己不開心的事
6. 因為很擔心不會照顧自己, 導致獨處時常感到不開心或無助
7. 當一段親密關系結束時,急切地想要尋找另一段新的關系從而獲得照顧和支持
8. 不現實地沉湎於害怕被他人遺棄、只得自己照顧自己的擔憂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