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何時會再次起飛?從韓戰後的「美援時代」到中美貿易戰,紀錄片揭70年景氣興衰關鍵

2021-03-04 17:21

? 人氣

公視的紀錄片《未完成的任務:現代臺灣締造者》道出台灣的經濟發展史。(圖/公視提供)

公視的紀錄片《未完成的任務:現代臺灣締造者》道出台灣的經濟發展史。(圖/公視提供)

「拚經濟」一直都是臺灣每任政府最重視的政策,也是大部分的民眾最關心的議題,畢竟能安居樂業,甚至多賺點錢,誰不希望呢?但縱觀歷史,臺灣近代從冷戰體系進入全球化,到這近年的中美貿易戰,經濟發展無不受到國際局勢所影響,臺灣從戰後一片狼藉,靠著「臺灣製造」走向經濟起飛「臺灣錢淹腳目」,千禧年後年輕人卻開始怒吼著低薪、沒未來,這過程中究竟經歷了什麼?讓我們來回顧一切的源頭…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韓戰後台灣靠美援站重新出發

臺灣在二戰後百廢待舉,又捲入國共內戰泥淖,經濟狀況一天比一天慘,大量物資缺乏、惡性通膨等問題席捲而來,國民政府也因為戰爭失利退守臺灣,局面岌岌可危。直到1950年,臺灣因為韓戰爆發被納入美國防堵共產勢力的一環,開始大量在軍事、經濟等各方面資助臺灣,使得當時在風雨飄搖中撤退來台的中華民國政府,逐漸站穩了腳步。

(圖/公視提供)
1947年,美國為穩住世界霸主的地位,抵抗共產主義擴張,投入大量美援,臺灣位於圍堵共產勢力的第一島鏈,在1950年韓戰爆發後,一躍成為美國對抗共產主義的堡壘(圖/公視提供)

為了防止臺灣被赤化,美國國會通過「共同安全法」,從1951年到1965年總共投入了近14.8億美元的經濟支援。不過這些錢可不能亂花,為了防止官員想中飽私囊,款項花費計畫必需交由行政院設立的「美援運用委員會」來把關,再交由美國政府委託的懷特顧問公司審查,最後經美國政府同意才能核准執行。

(圖/公視提供)
2017年秋,臺北,現為國發會所在的美援大樓。美援時期時任美援會專員的張鈞、美援會助理員的魯炳炎回到美援會的歷史場景(現為總統府旁的國發會),細數美援會和其長官的工作情景與記憶(圖/公視提供)

不只基礎建設,美援逐漸改變台灣飲食文化 

美援這帖大補藥為臺灣的基礎建設立下札實的根基,尤其交通方面可說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協助建設中橫公路、西螺大橋、麥克阿瑟公路等,當時甚至有「美國出打馬膠(柏油),臺灣出土腳(土地)」的說法。在其他重大建設方面也非常廣泛,像是石門水庫、霧社水庫、南部火力發電廠,就連東海大學校舍興建也有美援出力。

(圖/公視提供)
2017年夏,桃園 RCA受汙染廠址,美援時期結束,大量的美國品牌來台灣設代工工廠,RCA帶著先進的設備和嶄新的工作福利來到臺灣,然而,幾年後爆發污染情事閉廠,訴訟持續,留給臺灣不小的傷害。(圖/公視提供)

在民生方面,美援的挹注更是直接改變了臺灣人的生活習慣,在這段期間,從美國大量進口小麥、奶粉、黃豆等物資,政府也隨之推廣麵食,臺灣人包子、饅頭、麵包、蛋糕食用比例逐漸增加,奶類也逐漸融入飲食習慣中,至於黃豆則是沙拉油的原料,仍是臺灣至今不可或缺的民生必需品。

在美援挹注基礎建設、民生資源的幫助下,臺灣的產業體質也漸漸好轉,在1950年代開啟了「進口替代時期」,透過管制外匯扶植民營企業,主要發展低資本、高勞力的輕工業,諸如紡織品、麵粉加工等,技能創造工作機會,又能在民生上自給自足。

美援總有結束的一天

不過內需總有吃完的一天,美援也總有結束的一天。1960年代,美國對於越戰泥淖越陷越深,財力也漸漸無法支撐長年大撒幣金援各國,於是美國希望臺灣可以加速經濟發展腳步,才能趕快「斷奶」,尤其是希望臺灣當局別再想著反攻大陸,減少軍事開支,多投資經濟才是正途。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