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獲悉以後,覺得基督教勢力確確實實正在威脅政權,甚至威脅到日本的安全,1612年,他發布禁令,先在直接管轄的區域內禁止基督教傳播和信仰,第二年發布禁教令,在全國範圍內全面禁止基督教,並強制要求已信奉基督教的人放棄原來的信仰。
德川家族的統治穩定後, 全面排斥的就是改革前的天主教, 因此西班牙、葡萄牙傳教士都不允許留在日本,各藩的大名一律不准信奉基督教,民眾也必須放棄基督教信仰。經過一段時期的禁絕,基督教勢力或說影響力在日本急劇下降,耶穌基督的形象也被妖魔化。
可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太平一陣子以後,今長崎縣島原和熊本縣天草兩個地方,1637年突然爆發大規模的基督教信徒起義(或說暴動)。這兩個地方都在九州,相距很近, 以前是信奉基督教的大名有馬晴信和小西行長的領地, 基督教的影響一度很深,民眾之中的基督教徒不少。
政府暗中監視,嚴防信徒讀《聖經》
江戶幕府成立以後,特別是1715年徹底奠定其政權基礎的關原大戰後,兩地的領主都換了人,在租稅和年貢上對農民相當苛刻,對於基督教的鎮壓尤其嚴厲,於是人們開始懷念以前基督教大名統治的年代,與現在的統治者發生衝突,除了農民之外,商人、手工業者、船夫等都加入反抗行列,原先基督教大名手下那批武士成了起義或暴動的首領,參加人數大約在三萬八千人。
幕府立即調集兵力前去鎮壓,兵力一度達到十幾萬,並借助荷蘭的商船從海上炮擊,但起義的民眾以島原城為據點,頑強抵抗,幕府的軍隊一時難以攻破,一直到第二年二月,才以壓倒性多數的兵力攻陷島原城,幕府花費四十餘萬銀兩,失去幾千名武士,付出慘重的代價。各地大名為了防止本地區出現類似島原、天草的民眾暴亂,加緊對基督教的取締和嚴禁,這樣一來,基督教被江戶幕府血腥地徹底鎮壓下去了。
為了防止基督教在日本死灰復燃,也為了防止島原起義之類的民眾反抗再度發生,江戶幕府在十七世紀中後期推行兩項制度性措施,貫穿整個德川家族的統治時期。一項是要所有居民向居住地附近的佛教寺院表明對佛教的信仰,並由擔當的和尚出具信奉佛教的證明。一旦發誓信仰佛教以後,就不可再信仰基督教了。另一項是透過各種途徑和方式,對曾信仰基督教的人以及他們的後代進行監督、監視,嚴防他們讀《聖經》,供奉耶穌像以及做禮拜,防止互相串聯。這兩項措施真的很有效,島原起義之後,日本再也沒有發生過任何基督教徒的騷亂,基督教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記憶。
作者介紹|徐靜波
出生於上海。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教授,副理事長。
研究領域為中日文化關係、中日文化比較。曾在日本神戶大學、東洋大學、京都大學等擔任招聘教授。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被偏誤的日本史:從軍國末路到經濟飛躍》(原標題:江戶時代如何鎮壓基督教?)
責任編輯/林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