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桃園龜山少棒投手林維恩在重光盃單日投209球引起爭議,體育署擬規定投手單日不能投逾70球,基層教練看法不一,有贊成、也有反對,認為恐難以調度,或應有配套。
觀察國際作法,站在保護選手立場,美國對11至12歲的選手規定,單場單一投手最多只能投85球,並有休息天數的限制。日本同樣參考國際少棒規定,對投手投球數及單日出場數設限。
日本中野棒球隊總教練岩田修分享日本作法,國小三、四年級投手單場投球上限75球,五、六年級投球上限85球,但若一天有2場比賽,該投手只能出賽一場。此外,東京少棒聯盟的休息日規定,像是單日投滿46球至少要休息2日等;關西少棒聯盟則規定單日投滿66球者需休息4日。
體育署表示,只要是公部門舉辦的少棒賽事,都有明文規定投球單日不能投超過6局、70球的限制。但體育署官員也坦言,台灣許多少棒比賽規則中,沒有明訂投球局數與投球數的限制,加上許多學校教練與家長,為了要拚面子、成績,讓小球員一直投。
因此,體育署研議將明訂單一投手單日不能投超過6局、70球限制,但國內基層教練有不同看法。嘉義秀林國小少棒隊總教練林昶廷表達贊成,認為小朋友快樂打球,身體健康很重要。花蓮太巴塱少棒隊總教練陳明仁表示,球隊中選手眾多,應讓其他選手也能輪流上場投球,「搞不好是當投手的料」。
不過,也有不少教練認為,體育署研議的規定太嚴苛,嘉義和興國小教練洪菘錞指出,少棒選手控球常無法達到教練要求,有時候狀況不理想,可能就會多投幾顆球。他贊成應對投球數設限,但需放寬至約100球,並規定需休息3、4天才能再投,以免比賽太密集時,選手容易受傷。汐止國小少棒隊總教練張耀騰認為,體育署單日70球限制是因噎廢食,對球隊訓練及投手調度恐造成困擾。
少棒投球過量 專家:恐影響骨骼發育
擁有美國俄勒岡大學生物力學博士學位的李恆儒表示,少棒投手還未完全發育成熟、骨頭還在生長中,一旦投球數過多,恐對身體造成過大負荷,影響骨骼發育方向及關節形狀,對軟組織,像是關節囊、韌帶,都可能造成傷害。也強調:「要把受傷風險降低,使用量就要減少,但不代表降低,就不會受傷。」
在大聯盟發光發熱的陳偉殷,與中信兄弟投手鄭錡鴻,過去都是高苑工商王牌投手,其中鄭錡鴻還是一號先發。李恆儒以兩人為例,印證投手小時候投球過量與否,可能影響其未來。「鄭錡鴻那時候非常厲害,比賽都他在丟,陳偉殷相對沒有那麼多上場機會,現在兩個人造化截然不同,有很大落差。」
國內棒球教練擔心選手受傷,常限制選手從事其他運動。李恆儒則認為,國外並不會讓小朋友一整年都在打棒球,只會在春天至夏天暑假前打,其他季節可從事跑步、足球,籃球等運動。上述觀念主要建立於打棒球會消耗手肘和肩膀,但在踢足球時,可讓兩者休息,但仍可達到訓練體能、雙腳敏捷以及加強下半身力量的目的。大聯盟研究顯示,近年來選秀的前幾名,小時候都從事多元運動。
以拿下今年大聯盟全壘打王、馬林魚隊外野手史丹頓(Giancarlo Stanton)為例,李恆儒說,史丹頓高中除了打棒球,還從事美式足球、籃球等運動,目前在大聯盟成績相當出色。
責任編輯/陳憶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