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小孩說,他父母死了?心理治療師:見遺體是幫助孩子面對死亡事實的一種方式

2017-12-14 10:57

? 人氣

你可能會需要隨著時間慢慢講述整個故事,例如告訴孩子父親死了,但詳細情形可以之後再講。讓孩子帶領你,如果他們真想知道更多,就明白說出事實,但要注意小心別一次塞給他們太多資訊。確認孩子明白你說的話,給他們時間吸收;讓他們提問題,如果他們重複問同樣的問題,最好重複同樣的答案。孩子其實跟成人一樣,他們不見得是不懂(雖然也可能是這樣),只是需要時間消化死亡的概念,因此有時候重複是必要的。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盡量簡單直接地說出消息:「爸比今天早上死了……」(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見遺體

許多人害怕看見所愛之人的遺體,這可以理解,我們可能因此強烈認為孩子也會有同感。但我們需要一個可以聚焦的記憶,讓我們知道那個人已經死了,不再歸返、無力回天。

見遺體是幫助孩子面對這個事實的一種方式,也能讓他們明白發生了什麼事。

這件事沒有規則可言,但孩子不應被強迫去做。坦然提起這個話題,誠實回答孩子的問題,並強調他們可以隨時改變心意。父母應該先見過遺體,才能評估是否適合孩子看;接下來,父母可以先為孩子做好心理建設,例如描述逝世的爸爸或媽媽現在的外觀、擺放遺體的房間佈置、哪些人在場,以及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帶著鮮花、卡片獻給死去的父母,能給予孩子寬慰,覺得自己也貢獻了特別的禮物。在當下和事後溫柔地支持、安撫孩子,這很可能有助於他們深入理解死亡的意義。請格外注意,不要只用口頭告知孩子哪些舉措得宜,而要實際以動作呈現。例如,你先觸碰、親吻遺體,孩子就知道這件事他們也能做。

(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你先觸碰、親吻遺體,孩子就知道這件事他們也能做。(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參加葬禮

我們可能以為孩子知道葬禮是什麼、為何要舉行葬禮,但除非孩子曾經參加過葬禮,否則他們不太可能真正明白葬禮上會發生什麼事。不過,即使孩子是在很年幼時參加葬禮,長大後對此毫無印象,他們仍然可能會很高興知道自己有參與;我從未聽說哪個孩子後悔參加葬禮。

跟孩子說起葬禮時,首先要解釋葬禮的目的,以及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事。細節要視文化和宗教而定,但有一個普世適用的簡單敘述方式:「當有人死了,我們會舉辦一個叫做『葬禮』的特殊儀式。爸比死了,所以我們要為他辦葬禮。親朋好友會和我們在一塊,大家一起懷念爸比的一生。他的身體會放在一個特殊的箱子裡,那叫做棺材。別忘記,他死了,再也不會感覺到任何事。在葬禮上,我們會……(描述會發生的事)。最後,我們會帶著他的身體到墓園,挖一個很深很深的洞,將爸比的棺材放進去,這就是墳墓。爸比的名字會寫在墓碑上面,這樣大家就會知道他葬在哪裡。」

講到火化的時候必須很小心,依孩子的年齡選擇措辭,因為他們可能對焚燒父母的身體感到難過。關鍵在於強調亡者不會有任何感覺,你可以這麼說:「爸比的身體在火葬場時,會變成柔軟、粉狀的骨灰。骨灰接著會放進一個稱作骨灰罈的罐子,我們把骨灰罈放在……」

許多家庭發現,葬禮前一天到教堂或墓地十分有幫助,可以讓孩子知道葬禮會是什麼樣子、幫助他們想像,當天才不至於無法承受。另外,以錄音或錄影的方式記錄葬禮,可能會成為孩子長大後珍貴的資源。

孩子保護大人

如同我們想保護孩子,孩子也會想保護我們,因此不表現出自己在傷心。如果他們從悲傷很快轉換到開心嬉戲,很可能是在隱藏自己的不快樂。父母可以挪出一個特別的時間,確認孩子內心真正發生的事,例如在吃完午茶之後。

規律的例行事項

父母死後隨之而來的不確定感,可能讓孩子非常沮喪。我們希望安撫孩子,於是允許他們做一些平常被限制的行為,這完全可以理解。慰藉和紀律之間的界線很難劃清,大原則是最好盡可能謹守例行事項和日常紀律。有了熟悉的界線和架構,孩子更容易感到安全與穩定。

(圖/あおみどり@PAKUTASO)
慰藉和紀律之間的界線很難劃清,大原則是最好盡可能謹守例行事項和日常紀律。(示意圖非本人/あおみどり@PAKUTASO

作者|朱莉亞·山繆(Julia Samuel)

擔任心理治療與悲痛輔導師超過 25 年,在英國國民健保機構服務,也是英國威廉王子贊助的英國喪親兒童基金會創辦人之一。見過人生百態的她,工作任務就是在最悲痛的時刻「打擾」人們進行悲傷輔導。

本文經授權轉自商周出版《悲傷練習》(原標題:幫助喪親的孩童)
責任編輯/蔡昀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