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年齡和發展階段,決定了他們對死亡的理解。對年幼的孩子來說,死亡是個十分抽象的概念,他們無法理解那是永恆的現象。剛上小學的孩童能理解死亡的不可逆性,十幾歲的青少年則常會覺得青春期已經夠難搞了,喪親讓事態更是雪上加霜。
告知真相
不難理解,所有與我諮商過的父母,都想保護孩子不受苦。直覺上,告訴孩子真相是錯誤的做法,無論是父母將死或葬禮相關細節等等,這些感受太悲傷、太可怕了。
但研究顯示,孩子會將這種保護視為排擠,長大後可能會對活著的父母始終存有怨懟,影響生活的各個層面。
我在本書想傳達的訊息很一致:孩童必須獲得和成人一樣多的資訊,這些資訊應該以適齡、具體的語言傳達。孩童傾向捏造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虛構出來的認知可能會比事實更可怕,因為他們的想像力無邊無際,對這些事又難以忘懷。
無論真相有多駭人,總是比謊言來得好,這也表示孩子可以信賴父母。請務必記得孩子會從周遭環境吸收資訊,他們可能是不小心聽到對話內容,或更糟糕的狀況─只聽到一半的內容,一知半解;他們也會對周遭大人內心的憂傷很敏感。讓孩子獲得具體知識來解釋他們所觀察到的事情,藉此瞭解有關死亡的種種,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很重要。
研究顯示,在伴侶死後,母親通常還有餘裕給予孩子關愛。在此我們也應該注意到,活著的父親可能需要額外的幫助。
年幼的孩子
我發現年紀非常小的孩子,特別容易被排除在與死亡有關的事件之外。人們常告訴我:「他們不知道,就不會想念。」但我的經驗和發表過的研究,都駁斥了這一點。小小孩很有可能感受到活著的父母體內的憂傷,因此覺得不安。此外,死亡發生後,十分年幼的孩子可能會被大家推來推去照顧,缺乏單一或長期的照護者,這同樣會讓他們感到不安。
被剝奪掉這些回憶的孩子,成年後可能會將自己對此毫無印象視作一種傷害。除非死去的父母被創造出完整、豐富的意象,否則孩子將因這塊空洞受苦。活著的父母必須藉由故事和遺物建立亡者形象,讓孩子在餘生可以反覆運用這些寶貴的資源。
如何解釋一個人死了
告訴孩子壞消息極為困難,父母也可能覺得這麼做很難受,但務必要避免混淆感受和事實。可以請另一位家庭成員或親近好友在場支持你,以免你有時想不到適當詞彙。找一個安靜的房間,肢體靠近孩子。你可以這樣開頭,提示他們你要講一個壞消息:「我有悲傷的消息要告訴你...」接著盡量簡單直接地說出消息:「爸比今天早上死了……」若是很小的孩子,解釋「死了」是什麼意思:「當一個人死了,他的身體會停止運作。他的心臟不再運作,他不能動,身體會很安靜,一動也不動。死掉的身體不會感覺任何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