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當美元貶值時,就會有些國人搶買美國精品、名牌消費品。去年3月中,新冠肺炎在歐美大爆發,導致美元開始走貶,從1美元兌新台幣30.347元,一路貶至今年5月10日來到27.751元。有趣的是,國人在這波搶買的標的,竟然換成了美股!
不過,美股雖是個充滿想像、擁有多元標的,以及很多優質公司的市場,但對近2年才開戶的新手來說,美股不但是個廣大又陌生的投資場域,而在過去1年S&P 500指數又已經大漲45.5%、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更突破3萬4,000點的歷史新高下,接下來要怎麼操作才能年年豐收呢?
投資美股逾15年的國際認證理財規畫顧問(CFP®)吳盛富,就透過2個關鍵指標,讓他在過去15年,當市場多頭時,穩穩賺進7%~10%的年化報酬率,在市場波動大、甚至股災期間,更有機會彎道超車,大賺30%以上。
為什麼吳盛富的投資布局,不只一次奏效,而是長期持續得「利」呢?「因為市場走勢會循環,而循環模式也會重複,所以只要掌握到這一點,預先布局報酬表現會最好的資產,投資勝率就很大!」吳盛富解釋。而從回測長達20年的市場數據中,他找到2個關鍵指標——利率與美元,最能讓他預判市場循環變化,以掌握得「利」先機。
指標1、利率,可預判市場循環的變化
關於利率,根據吳盛富的研究與歸納,當美國的經濟表現好,繼而開始趨熱時,Fed就會開始調升利率,以便讓市場降溫;反之,當美國的經濟開始衰退,Fed就會透過降息,以便讓資金流回市場。
然而,Fed以利率政策引導市場後,市場何時會對政策做出反映?「完全就顯現在美國政府長天期公債殖利率的走勢上!」吳盛富說。在諸多公債殖利率中,最能代表利率政策與市場表現的就是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而他從此一指標的長期走勢觀察到反覆循環的階段為:復甦期→成熟期→衰退期。
吳盛富的第2個發現是,對應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的循環階段,股債等資產的報酬表現各有不同。例如:從復甦期到成熟期,普通股、特別股、投資等級債,以及新興市場債會持續走多,是可長抱的風險型(或稱進攻型)資產;當殖利率要進入衰退期時,就只有美國政府長天期公債是唯一的避險資產,「更出人意外的是,當市場崩盤時,公債會大漲,而且漲得比股票還兇!」
以最近一波的循環為例,2017年新興市場風暴過後開始復甦,國際資金從美國10年期公債退出,並且轉進股票等資產,導致公債殖利率快速上升;在2019年8月~9月間,吳盛富見到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震盪中走升,代表美股過熱,使得投資風險升高,於是他將逾8成的股票資產了結獲利,同時全數轉進美國10年期公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