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泡溫泉竟導致頭暈、中風?泡湯潛在風險多,「這些」事必須知,別讓樂事變憾事!

2017-12-22 09:00

? 人氣

寒冬泡湯,既可暖身又可暖心,想要沈浸在幸福的溫泉池裡,可得遵守幾項原則,才能泡得爽快!

冷氣團發威,讓人好想去泡湯,暖暖身子喔!泡湯到底要泡半身還是全身呢?之前新聞偶爾有泡湯暈倒的意外事件,要怎麼泡才安全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泡溫泉既是休閒活動,也算是自然療法,因為溫度高的溫泉可以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舒緩肌肉酸痛,還有溫泉中的碳酸鹽、硫磺等成分可以軟化皮膚的角質。雖然泡湯的好處不少,但是千萬不要以為泡愈久會愈好喔!也不是溫度愈高愈好喔(最適合泡湯的溫度是 42~43 度)!以下一一說明正確泡溫泉的步驟、應注意的事項以及不適合泡湯的對象。

泡溫泉是人生一大樂事,全身浸泡在熱呼呼的溫泉池中,不只身體暖和了,連心情舒壓了!(圖/pexels@pixabay)
泡溫泉是人生一大樂事,全身浸泡在熱呼呼的溫泉池中,不只身體暖和了,連心情舒壓了!(圖/pexels@pixabay)

正確泡溫泉的步驟

1. 先清洗全身,乾淨後再入池

先把身體洗乾淨,再泡溫泉是基本的泡湯禮儀。沒做好個人基本衛生,把身體的髒污帶進溫泉池裡,是很不道德的事;在日本,可是會犯法的呦!

2. 放慢入池的速度,讓身體適應水溫

從身體的末梢部位,即手、腳、腿,再到腰,慢慢進入池內;可由浸到腰部以下的「半身浴」開始,讓身體適應水溫。

3. 接著進入「全身浴」,享受泡湯的樂趣

當身體適應水溫後,可以慢慢池裡深的方向走,讓溫泉水浸到胸口或肩上,如此可減少心臟和肺部的衝擊。找個合適的位置坐下,讓熱呼呼的溫泉水暖和全身上下。偶爾在池裡揮動手腳,可以幫助血液循環。

4. 每泡 15 分鐘左右,要記得起身休息

溫泉泡太久,容易使皮膚表面的脂質流失,造成皮膚乾燥,也有可能會讓心臟負荷過重,因此,最好泡了 15 分鐘就起身休息一下。

5. 泡湯結束,記得沖澡及補充水分

泡湯結束後,最好再沖洗身體一次,以免肌膚受到溫泉水中的酸性或鹼性物質刺激,引起發癢不適等症狀。另外,也要切記補充水分,避免身體流失過多水分。

日本人泡溫泉習慣把毛巾放頭頂上,其實這是有用意的—可預防腦充血,夏天用溼毛巾可降溫,冬天用溫毛巾可保暖、穩定血壓(圖/photozou.jp,女子學提供)
日本人泡溫泉習慣把毛巾放頭頂上,其實這是有用意的—可預防腦充血,夏天用溼毛巾可降溫,冬天用溫毛巾可保暖、穩定血壓(圖/photozou.jp,女子學提供)

泡溫泉應注意的事項

1. 飯前飯後 1 小時,都不宜泡湯,因為溫泉的熱度會刺激血液不斷往皮膚表面聚集,飯前泡湯會抑制食欲,飯後泡湯則會抑制消化,容易導致消化不良。

2. 有熬夜、睡眠不足,或喝酒、吃藥、激烈運動後,也都不宜泡湯。

3. 確保泡湯環境的空氣是流通的,因為在高溫水氣多、氧氣稀薄的狀況下,很容易使人昏昏欲睡。若是空氣不流通,也容易使人吸入過多的硫化氫。

4. 泡湯中,若有頭暈、心跳過快、呼吸困難或噁心反胃等不舒服症狀出現,應慢慢起身離開,千萬不要馬上站立起來,因為血液還集中在皮膚表面,大腦血量不足,容易引起頭暈現象,萬一不慎跌倒可就得不償失。

5. 泡溫泉泡太久,或者冷熱交替太過頻繁,很容易會引發心肌梗塞或腦中風,所以千萬不要泡過頭了。一天最好不要泡超過 3 次。

6. 懷孕中期的孕婦(妊娠滿 5~7 個月)雖可泡溫泉,但建議每次泡都不要超過 10 分鐘。

7. 年紀小的幼童最好泡半身浴,且大人要隨時陪在一旁。

8. 有眼疾的患者(如乾眼症、慢性結膜炎者),泡湯後最好不要馬上進烤箱,可先清潔臉部及身體,並在進烤箱後用乾淨的毛巾覆蓋雙眼,避免留在身上之溫泉水滴中的化學物質不小心隨汗液進到眼中。

不適合泡湯的對象

1. 患有心血管疾病者(如高血壓、動脈硬化等)以及有血管併發症的糖尿病者

2. 癌症、白血病及各種急性疾病患者

3. 未滿周歲、身高不及 100 公分的嬰幼兒

4. 懷孕初期及末期的孕婦

5. 女性生理期間者

6. 皮膚有傷口者

7. 對溫泉過敏者

泡溫泉是很享受的活動,可以讓人舒緩疲憊的身軀、活絡血液循環。在泡之前,要注意上面所提的事項,才不會樂事變憾事。

文/ chiayilu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女子學(原標題:姐妹一起去泡湯!冬天泡湯怎麼泡才暖身又健康?)

責任編輯/趙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