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不再連續停電,背後靠的是這角色神救援!專家揭它背後的潛力與商機

2021-07-01 16:17

? 人氣

在《儲能概念股夯?行內人揭真相》一文中我們詳細介紹了儲能系統從原材料到系統的七層整合,毫無疑問,臺灣的商機落點正是在最後一層:系統整合。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儲能系統目前各層的建置成本結構。資料來源:大同公司(圖/綠學院提供)
儲能系統目前各層的建置成本結構。資料來源:大同公司(圖/綠學院提供)

你可能從上圖中發現一個問題,系統整合才佔儲能系統建置成本的10%,這看起來並不是高產值的產業,為什麼要挑選這塊商機呢?

這是因為系統整合需要面對最多元的應用場景,是最複雜、最難、且一旦培養起競爭力,其他競爭者很難跨越的城池。以系統整合商而言,他必須尋找合適的策略夥伴,包括電池系統供應商(含BMS)、PCS供應商、電力設備/盤供應商、工程安裝業者、軟體平台暨設備業者、EMS業者、雲端管理平台業者等,並須具備整合前述設備以進行規劃設計、建置案場專案管理及日後維運的能力。

不論在產業鏈中的位置為何,尋求策略合作夥伴都是必須的,因為沒有一家公司能夠、也沒有必要涵蓋所有角色。臺灣以往的供應鏈思維都想要「一條龍」,其實是製造業及代工的思維。在不同的情境與應用場合,需要整合不同策略合作夥伴的產品及解決方案,一條龍看似省錢,卻不利於爭取更多元的應用場景,這卻正是儲能應用市場的特點。

我們公司正在專心建立系統整合所需的核心技術與能力。我為什麼要把這個商機告訴你呢?這樣不是容易被其他人複製或模仿,進而成為公司的潛在競爭對手嗎?

因為這件事很難,尤其最難的是,這牽涉到要改變你的認知。我常跟公司的同仁說,你們年輕人必須有決心擺脫臺灣業界常見的「賺一票」的心態,這不是在搶一個專案,乃是在開拓並經營一個新事業,這樣做儲能才能成功!

這真的不是很容易,尤其在臺灣過去幾十年製造業思維的養成之下,一時間要大家尊重不同定位中的專業分工,尋求上、下游策略夥伴的整合,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很難,但我真心認為若這個認知沒有改變,儲能商機只能停留在這個小島上,做完台電的電力輔助服務也就結案了。我盼望臺灣的儲能系統與其應用的業者們,尤其是下一代的年輕人們,能共同合作、攜手打造一個健全的產業生態,在建設臺灣成為能源轉型的成功案例中累積經驗、實績及合作默契,進而組成輸出海外的儲能系統整合國家隊。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綠學院(原標題:連臺灣都會停電!你願意為8.76小時付出多少的「保險費」?)

責任編輯/林俐

喜歡這篇文章嗎?

綠學院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