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痴」、「低能」這些詞彙,其實是日本人發明的?看完這個故事,才知道人類多邪惡…

2018-01-25 17:20

? 人氣

這是一段令人傷心的故事,也是一段汙名化的過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我們都知道「白癡」、「低能兒」是汙辱他人的名詞,但我們都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詞彙出現,也不知道是什麼樣的歷史促成了一群人被貼上標籤。

心智障礙和肢體障礙的區別,在於內在和外在的差別。外在的障礙,像是不良於行、斷手、斷腳,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功能上的障礙,像是聽障和視障也較為容易以物理性判別。但心智障礙無法從外表加以判別,所以一開始「發現」這個族群的過程,其實有點曖昧。

發現心智障礙者

對於心智障礙的認知,亞洲社會是如何開始的?

這和我們對於西方文明的理解有關。

明治維新時,福澤諭吉是日本近代文明的奠基者,將西方的文化和相關的理念介紹到日本,在他眾多著作中,有一本相當重要的書,稱為《西洋事情》,內容是寫他到歐美國家所做的觀察,關於社會福利設施的機構,他在書裡提到「盲院」、「啞院」和「癡兒院」等。

4(圖/故事)
(圖/故事)

由於《西洋事情》成為當時學校的教科書,也成為普及的觀念。除了福澤諭吉的推廣,明治維新後主要由田中不二麿主導教育制度,他參觀歐美的教育設施和制度後,將其導入日本,為了心智障礙的學童,參觀過美國賓州的「白癡」學校。

福澤諭吉所處的時代,日本對於心智障礙的認識主要由西洋引進,雖然是參考美國的制度,但美國當時對於心智障礙的理解來自法國。法國對於智能障礙的理解則來自 18、19 世紀歐洲的啟蒙思想與法國大革命,他們開始思考無法勞動的「非正常」人之地位與待遇。

一開始,歐洲的收容對象主要是「貧民」,但這些人還是得被強制勞動,增加生產力。不能勞動的人就被劃分到「救貧院」中,其中可能包含孤兒、肢體障礙、盲人、聾啞、精神障礙、老人和智能障礙等,全收容在一起。後來,收容對象逐漸細分出不同需求之人。17 世紀時,則開始有男、女區別的設施。

日本社會在明治維新後,由於政治、經濟和文化都採取西方式的相關措施,在時代的變革中,很多以往的下級武士、農民在新時代中無以為繼,對於無法自立的老人、孤兒和障礙者,便都給予食物的救濟。

除了食物的賑濟,日本的社會福利設施也在西方的影響下建立起來。東京市「養育院」建於 1872(明治 5 年),是亞洲最早的近代社會福利設施之一。當時因為俄羅斯的皇太子要到日本訪問,既小且貧的日本覺得乞丐、流民、肢體障礙或精神病患都「有礙社會觀瞻」,所以將東京裡的這些有礙市容的人都關起來,收容了 240 名。

然而一開始,「白癡」並不在收容的對象中。

「病人安置於病院中,殘疾、盲人、瘋癲者都收容在不同地方,每一間都有看護,也給予療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