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D第一次出現打人的情況,是在她矯正13個月時,當時我邀請了法國鄰居的兒子來家裡玩。我和鄰居在一旁喝咖啡,兩個孩子在遊戲墊上玩。突然,小D摸了一下那個男孩的臉,並打了一下。當時我感到有些震驚,覺得她怎麼變得這麼「暴力」。
我當時有點兒手足無措,抱起小D和鄰居說了句「對不起」,就不了了之了。後來,跟小D認知老師溝通過我才明白,小寶寶的「打人」行為很常見,關鍵要看父母的引導是否得當。
寶寶為什麼「愛打人」?
認知老師告訴我,學齡前的寶寶語言表達能力還很有限,當他們想表達卻無法表達自己時,第一反應就是使用他們更熟悉的方式——肢體語言,於是就會出現大人眼中所謂的「暴力行為」,比如打人、踢人、咬人等。所以,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出現打人的行為是很正常的,關鍵在於家長該如何去引導孩子。
防患於未然:教寶寶如何表達友好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有意識地教寶寶正確地表達友好的行為。比如,我會教小D去抱抱娃娃、親親娃娃,她要摸娃娃時,我會一邊示範給她看,一邊說「要輕輕地摸」。
平時朋友來我家玩,我會教小D揮手說「嗨」來打招呼,臨別時會教她揮手說「拜拜」。在寶寶語言發展還不完善的情況下,這些示範就是在教寶寶如何使用動作來表示友好。
冷靜處理:讓寶寶明白自己的不當行為對他人的影響
當寶寶打人時,不管是打家庭成員還是其他寶寶,父母一定要及時干預,千萬不要一笑了之。父母的干預行為本身就是在告訴寶寶,這種行為是不對的,是不被允許的。如果父母不及時干預,其實就是在默許寶寶這樣的行為。當然,對於如何干預,父母也需要講究技巧。
明確地表達自己的立場
很多寶寶打了家裡人時,一些父母或長輩會順勢和孩子繼續打鬧,甚至帶著開玩笑的語氣說:「呀,你敢打媽媽,你這個小壞蛋!」這種做法是很不正確的。因為這樣會讓孩子錯誤地以為「打人」原來是可以得到關注的,是父母和我進行互動的一種方式。那麼等他跟其他孩子一起玩時,看到自己喜歡的小朋友,他也會用同樣的方式來獲取關注。
面對孩子「打人」的問題,還有一些家長會走另外一種極端,即覺得特別氣憤,甚至會打孩子來教訓他,希望藉由這樣的懲罰讓孩子記住打人是不對的。但對於3歲之前的孩子來說,這種做法高估了他的理解能力,因為他還不太明白「懲罰」的意思。相反,父母打他的行為會給他一個錯誤的示範,讓孩子以為「原來我可以打人,因為爸爸媽媽也是這麼做的」。
這時,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馬上把孩子帶到一旁,看著孩子的眼睛,用平靜並且堅定的語氣說:「不可以打人,打人會傷害別人。」其中最關鍵的是要讓寶寶停止正在進行的活動,這樣他才能認真聽你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