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日再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取消了自然人在六都及新竹縣市購買第二戶的房貸寬限期。央行總裁楊金龍進一步說明,此次選擇性信用管制的用意並不在「打炒房」,而是在「提醒民眾應注意自己的財務槓桿」。(延伸閱讀:寬限期過了還繳不出房貸怎麼辦?內行人教3招保住你的房產)
砍寬限期意欲何為?恐為抑制需求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央行第一次針對民眾購屋貸款祭出限制,央行在2020年針對此波房市熱潮,首次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時,就指出自然人貸款,有筆數過多、成數過高、利率偏低、寬限期過長的問題,因此兩度針對自然人購置第三戶房貸、購置高價住宅房貸,祭出成數上限及「無寬限期」的措施。(延伸閱讀:房貸利率低點到了!怎麼貸才划算?首購族必看寬限期規則)
購屋要付出鉅額款項,是每個人的人生大事,民眾自然得評估自身能力再投入,避免負債累累、傷及自身信用;央行此次再針對房市熱區,祭出連第二戶都「無寬限期」的措施,對於民眾來說,確實是一個有效的「示警」,告訴他們:「多買的房子、多貸的款項,都要自行負責,在這之前得先審慎評估自身能力。」
不過,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就算央行強調這樣的措施,意在提醒民眾注意負擔能力,而不在「打炒房」,但以央行可能預想的結果來講,該措施應該還是有抑制買盤的用意;尤其,這次的購屋貸款限制,更是直接針對房市較熱的八個「特定地區」。
近年房價走漲 問題源頭未解決
這樣的措施,換個方式來看,其實就是希望民眾「不要在這些區域中,再多買房子了」,至於為什麼?其實細看這些區塊近些日子裡的房價漲勢,應該就很清楚。
然而,問題真的是在大家「一直買」、「買太多」嗎?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房價續漲,在近兩年來,其實是不可避免的趨勢,而觀察營建業各項物價指數,就可以知道台灣當前遇到的,是營建物料及人工成本不斷上漲的問題。
因此,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中央與其用「民眾請小心,別買那麼多!」的迂迴方式抑制買盤,倒不如直面當前營建業缺工缺料的問題,才能解決房價越來越高、能負擔的人越來越少的窘境。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住展房屋網,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周岐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