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大買台積電、聯電目標價喊破百能信嗎?前首席分析師解密多數散戶不知道的隱藏訊息

2021-10-07 15:23

? 人氣

總結來說,楊應超認為,短期內若想要投資聯電的話,以「好消息買、壞消息賣」的原則進退場仍然能獲益 ; 但到了2023年晶圓廠飽和時,聯電的技術若仍然追不上像台積電的領頭企業,那麼聯電的產品就有可能遭到減價、進而造成其毛利遭到壓縮。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不過就算聯電短期內仍有獲益空間,但楊應超也坦承想要如傳言中的突破100目標價「有難度」,因為起初聯電是受熱錢高估而跟著水漲船高,不過現在熱錢漸漸退場後,想再飆高恐有難度,因此想以短期獲益的投資者也必須小心操作。  

搶攻電動車力拼轉型,解密鴻海股價的關鍵買點

鴻海(2317)股價走勢。(資料照 / 翻攝自《下班經濟學》)
鴻海(2317)股價走勢。(資料照 / 翻攝自《下班經濟學》)

再來是看到幾乎全球都關注的電動車市場,鴻海喊出將透過電動車代工轉型,並在2025年將毛利從目前持平的7%提升為10%,對此楊應超指出關鍵點在於能否順利「推出新產品」。其實不僅是鴻海,就整個台灣產業長期來看,企業想要有突破性的成長,都必須靠推出新產品或新技術才有可能,例如iPhone和5G。

而分析鴻海此次轉型的目標EV(Electric Vehicle),楊應超認為EV很有可能就是台灣產業有突破性成長的下個機會,因此整體而言,鴻海將這個目標設為未來的方向是對的 ; 不過就像先前台灣致力投入AR產業,能看到機會和能不能將它實現是兩回事,因此這時,投資者必須確實評估企業的「Execution執行力」。

這一點可以從鴻海的股價成長來解釋 ; 相對於一般常見的垂直成長,鴻海的股價成長屬於Step Function,也就是像階梯式一樣,先持平一段時間、再水平成長上去,先前是持平於80~100,過一段時間才提升為100~120。而這樣的成長模式中,若想要成長進入到下一個階梯,其中很關鍵的就是「催化劑」; 而對鴻海來說,目前最有效的催化劑就是EV電動車的推出。

鴻海的長期本益比,大多維持在10~12倍左右,而它的EPS(每股盈餘)則是維持在9~10塊左右,因此換算出來的股價維持在100~120可以說是正常的股價。雖然從表面上來看,鴻海近年的營收的確在成長,但那大多是組裝和代工的收益,而這樣的毛利其實相對較低 ; 因此這也就是為什麼鴻海決定轉型電動車,改走增加毛利的路線。因此總結而言,鴻海是否能達到預估的成長毛利,以及將股價突破120大關,其關鍵還是在於是否能順利推出EV新產品。

更多內容請看下班經濟學#186

責任編輯/焦家卉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明允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