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利基型記憶體IC設計業者鈺創(5351)今年營運由虧轉盈,並且搭上目前市場最夯的元宇宙題材,股價一發不可收拾,甚至漲到遭列分盤交易,但是在此之前可謂乏人問津。這頭沉寂多年的猛獸,究竟有何本領?且看市場老手細說從頭。(註:本文寫於2020年5月底)
USB發展血淚史
USB通用序列埠對現代人耳熟能詳,是周邊連接電腦主機最通用的輸出入傳輸介面,但它也是從一段血路殺出來的。
早期PC主機有很多序列埠,5、6年級生應該依稀還有印象,7、8年生及以後應該都沒聽過。例如鍵盤、滑鼠的PS/2、印表機的LPT埠、數據機的RS232埠、磁碟機的SCSI埠、螢幕的D-Sub…等。
安裝硬體周邊後,還必須安裝驅動程式並重開機,周邊才能啟動,工序繁雜。也正因此,通用針腳、熱插拔、不須關機特性的傳輸介面USB應運而生。
1995年第一代USB1.0(LowSpeed)跟1.1(FullSpeed)傳輸速度1.5-12Mbps,統一了滑鼠、鍵盤、隨身碟、印表機、掃描器、數位相機等大部分周邊。
如果老6年級生有印象,當時USB很方便,但只要遇到要傳輸大型檔案或一個資料夾有數百筆檔案時,等得苦不堪言。2001年第二代的USB2.0(HiSpeed)傳輸速度480Mbps,適用於大型硬碟機、傳輸速度飛快,不再感受痛苦。
USB2.0統一了所有品牌數位單眼相機DSLR傳輸介面,甚至連音訊喇叭都統一。2007年第三代USB3.0傳輸速度最猛、SuperSpeed,速度已經達到5Gbps,後續升級版的3.1速度10Gbps,而最新的USB3.2速度更高達20Gbps,但傳輸速度已經達到瓶頸。USB開發者論壇USB-IF於2019年9月正式發表最新USB4.0。以下簡稱USB 4,傳輸速度從40Gbps起跳。
「規格殺手」Apple也乖乖買單
在談USB 4之前,讓我們先談一下USB 3的豐功偉業。近10年來智慧型手機跟雲端儲存興起,已經很少人用電腦主機跟USB周邊傳輸資料,印表機和事務機,一般個人或家庭也不會買,大概只有辦公室區域網路還看得到、用得到,所以感受不到USB 2與USB 3傳輸速度的差異。
然而,USB 3的偉大乃是統一了智慧型手機傳輸與充電介面,同時一併打包了三大遊戲機Sony PS4、微軟XBOX、任天堂Switch傳輸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