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觀察研究中發現,它的關鍵就在於:個人對抗災難的態度不同。抗災強度的線索是:
樂觀的人比悲觀的人,較能承受創傷壓力,復原較快,重建過程中能凸顯正向的思考特質。
社會支持好和人際網絡大的人,比孤獨的人較能對抗創傷。他們有較多友誼、感情、工具、經濟等方面的支持,又有良好的舒壓管道可以傾訴。他們調適和重建比較順利。
有正信宗教信仰的人,透過教義同化其創傷,而產生積極的態度。其虔誠的信仰,也給了他信心和受呵護之感,從而擺脫負面情緒的壓力。
有一套安身立命的價值觀,作為其內控性格的基礎者,比一味向外追求名聞利養的外控性格者,較能適應災難的打擊,並表現出較好的復原力量。
抗災救災當然需要政府和社會共同投入積極的作為,這是眾所皆知的事。但千萬不要侷限在這個想法上,忘了提昇自己抗災的強度和責任感。這個迷思很容易增加悲痛、沮喪和絕望,而擴大創傷的嚴重性。
作者|鄭石岩
心理學家鄭石岩,宜蘭縣員山鄉人,政治大學教育學碩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當過中學老師,也在大學任教多年,並擔任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常務委員,負責學校輔導及訓導工作,現已退休。
從事心理諮詢與教學研究三十餘年,曾獲頒教育部輔導工作優良貢獻獎;七歲即接觸佛法,對佛學與禪學素有修持;半工半讀完成學業,務農做工經商,人生閱歷豐富,是融合心理學、教育學與禪佛學於日常生活應用的倡言人。
他理論與實務並具,著作超過四十本,曾獲行政院新聞局優良圖書金鼎獎,是積極入世,以書文度人的最佳見證。每年有兩百場以上的演講,其著作在海內外廣受歡迎,自詡為踏實悅樂的生活者。
目前研究與旅行是他的學習方式,寫作與演講是他的工作,助人與講經則是他的行持。
本文經授權轉自遠流出版《起動適應力:適應當前環境,開拓美好願景》(原標題:破除災難的迷思)
責任編輯/蔡昀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