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美玲副教授解釋,心肺耐力檢測可做為預測心血管疾病致死之獨立因子,心肺耐力為體適能檢測中不可或缺之項目,醫院中常見的運動心肺耐力檢測主要由受測者透過跑步機、踏步機進行分段測驗,並記錄受測者之血壓、心跳速率及心電圖,然而並不推薦70歲以上、心肌梗塞史、骨鬆、慢性阻塞性肺病者做此運動檢測,一般僅透過靜態心電圖、肺量計來檢查基礎功能,但追蹤銀髮族運動中的心肺耐力才能真正降低共病風險。
子計畫四之二共同主持人南臺科技大學電子工程暨AIoT智慧聯網應用技術研發中心主任張萬榮教授表示,iMirror根據教育部體育署規定之銀髮族體適能項目,設計出六大銀髮AI體適能檢測菜單包含2分鐘踏步、手臂曲舉、30秒坐姿站立等等,並以2分鐘踏步為重點評估銀髮族心肺耐力之AI檢測項目。
張萬榮教授補充,iMirror以「電子透鏡」及「AI嵌入式邊緣運算平台」所組成,電子透鏡結合雙面透鏡與攝影機,能即時拍攝年長者進行體適能活動時之影像,再將影像透過WIFI傳送至二維AI人體姿態影像辨識模組進行人體姿態辨識計算體適能運動分數,以鏡面增進年長者互動體驗,再導入運動教練評分機制產生運動履歷,未來民眾也可透過APP在居家及社區使用。
強心健肺四招介入 iMirror增銀髮族同儕互動
張萬榮教授說明,本團隊於計畫前期也特抽測18名20-30歲之間年輕人,其中有三分之一未達80分,平均落在銀髮族標準的橘燈區,令人擔憂!而目前iMirror已進入台南大左鎮的社區據點,共進行 180人次銀髮族體適能測試,持續追蹤60位長者體適能狀況,特別在後疫情期間,AI體適能魔鏡進入社區,減少協助長者進行體適能檢測之人力,並有效、精準地判斷姿勢正確度與評分。每日iMirror進行前測完畢後,據點進一步帶領長者可根據自己的體適能分數,來進行不同強度的【強心健肺4招】運動介入,並於運動後再次進行iMirror檢測,本計畫成果顯示,心肺耐力在規律體適能檢測與三個月運動介入後明顯提升兩成(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