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事件」為台灣歷史上留下一道鮮明的傷痕,許多台灣菁英因「二二八事件」從此消失在這座島嶼之上,潘木枝醫師就是其中之一。
「患者將生命交給我,我一定要全心全力為他治療好,不可太重金錢,對貧苦的患者不重視。」潘木枝醫師常這麼說。
潘木枝醫生出生於日本時代的嘉義,爸爸潘天河經營「長義堂」武術館,潘木枝是家中長子。他雖然出身清寒,卻有很優異的學業表現。畢業後考入台南師範學校(今台南大學)師資班,他先後在海口厝公學校(今「台西國小」)水林公學校(今「水燦林國小」)任教,是一位老師。
然而,懷有行醫熱忱的潘木枝,即使已有穩定教職工作,仍毅然辭去教職,他決心前往日本學醫。潘木枝負笈東瀛,到東京醫學專門學校就讀。畢業之後,他考取日本醫師執照,在東京長谷川內科醫院實習,而後也在東京行醫。
出身嘉義的潘木枝醫師,學成後決定返鄉,1935年他回到故鄉嘉義,沒有多餘資金開業。他只好在住家亭仔腳,簡單擺了桌椅,就地診治病患,那年,潘木枝醫師33歲。
出身清寒、在艱困環境中成長的潘木枝,最能了解窮困的滋味,也最能理解貧民的難處。潘木枝用同理心對待患者,他最照顧窮困的病人,那時台灣交通不若今日方便,若有遠地或是偏鄉病人前來就診,潘木枝醫師甚至會強迫病人留宿治療,更幫忙支付旅費。
休診的時候,潘木枝醫師到處「往診」,幫需要醫療卻行動不便的病患到宅看診。很快地,嘉義潘木枝醫師,不只有精湛的醫術、更有宅心仁厚的醫德,在民眾口耳相傳之下,潘木枝已成為嘉義名醫。
5年之後,潘木枝醫師開設診所,診所命名為「向生醫院」。熱心公益的潘木枝醫師依舊無私救濟窮困民眾,對於無力負擔醫療費用的窮人,看病一律免費,他也積極參與討論嘉義地方願景等公共事務。
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戰敗,台灣就要進入新的時代,很多人歡欣鼓舞地期盼著:「台灣人終於不用再當次等公民,這是『台灣人治理台灣人』的時代。」
台灣「光復」後,台灣人終於可以自己當家做主,潘木枝醫師被推舉參與嘉義市參議員選舉,他沒有很積極參選,競選期間,仍舊照常看病,但仁心仁術的他,備受地方鄉親愛戴,首次參選就以最高票當選東門區的嘉義市參議員。
「轟炸驚天動地,收復歡天喜地,接收花天酒地,政治黑天暗地,人民喚天叫地......」
寫盡了當時台灣民眾的心情。
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迅速蔓延全台,風暴很快席捲嘉義。時任嘉義市長的孫志俊要求駐守嘉義的軍方率軍隊進入嘉義鎮壓,造成市民死傷慘重;諷刺的是,在「二二八事件」還沒發生前,國民政府甫接管台灣時,潘木枝醫師還免費為當時駐紮嘉義的國軍看病,當時嘉義市長孫志俊還稱讚潘木枝醫師為「再生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