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四樓的天堂》影評/你會愛上怎樣的人,都跟原生家庭有關!童年缺乏陪伴的孩子,對婚姻越悲觀

2022-10-20 16:48

? 人氣

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提出廣為人知的「依附理論」,他認為幼年時與母親或重要他人的互動,會深遠地形塑一個人對自己、對他人、對世界的看法: 自己是否值得被愛、他人是否能夠信任或依賴。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發展心理學家馬琍.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在「陌生情境測驗」的實驗設計中,透過觀察嬰兒在經歷與母親暫離、陌生人進入的情境,所引發的情緒及行為反應,將孩童的依附型態大致分類: 安全型依附(Secure attachment)、焦慮矛盾型依附(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迴避型依附(Avoidant attachment)、 難以分類的混亂型依附(Disorganized-disoriented Attachment)。

而母親照顧孩子的品質,會影響孩子依附形態的傾向。

張琪的母親是壓抑的,婚姻的消逝,使得被留下的那一方深感痛苦,而一個失去愛的母親,很有可能無法有穩定的「自我」去回應孩子;至於父親的離開,更讓年幼的她感到困惑。

心理學家認為:在我們孩提時所經歷的依附關係,會間接的影響在往後成年後的親密關係,人們在關係中會採取同一信念、方式來看待與對待他們的愛侶。

​當友人邀約張琪的伴侶-兒童心智科的「莊醫師」(馬志翔 飾)一同聚會吃飯,張琪很堅持地表示:「自己不會參與他的生活,而他也不必來參與我的。」 「關係也不是套上權利義務就好。」

如何快速解便秘?減重專業營養師唯一推薦的有酵的順暢果凍!

《四樓的天堂》劇照(圖/方格子提供)
《四樓的天堂》劇照(圖/方格子提供)

或許,在張琪的心底,她害怕去依賴他人,因為他人很可能忽然就消失了,就像父親在她小時候留下她那樣;而最具有法律效力的「權利義務關係-婚姻」,在她的童年經驗裡,也不是愛的保證。

「如果從來沒有擁有,那又何來『失去』?」

這往往是許多「逃避型依附」者臉上毫不在意的面具下,隱藏在心底最深的吶喊,這吶喊不論是當事人或對方都聽不到,因為聲音化成了「逃開」的無聲行為。

逃避型依附者,通常只能相信自己,對他人可能持有不信任的態度,因為相信或依賴他人,可能會讓自己陷入不安全或脆弱的感覺。

以張琪這個角色在四樓的天堂這部劇中所呈現的樣貌:

作為心理師的她,在專業上有獨到的看法、排斥有承諾或涉及權利義務的親密伴侶關係且不願涉入對方的生活太多、很難對他人表達自己的情緒等等…或許可能是逃避型依附的一種呈現。

然而,當她與莊醫師的「非典型情感狀態」被週刊報導出來,而對方向媒體發表「愛妻宣言」後,她感覺到自己「被切割」了,原來對方不是她想的那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