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做父母都相信自己的小孩就剛巧是那百年不世出的天才。 但我得在此潑潑冷水。 真正的天才其實是很容易就能判斷出來的。 要不是他行為從小就非常與眾不同,不然就是有展露過人的才氣。 據說米開朗基羅很小就才華洋溢,著名的「聖殤像」甚至是他20歲初期就完成的作品。 數學家高斯十歲就能解複雜的數學問題。 音樂神童莫札特更是在三歲就具備超出常人對音樂的記憶力、六歲就已經譜出曲子了。 這些人是真正的天才、明確可見的天才、萬中選一的天才。 他們清楚嶄露才華,也讓人毫不猶豫地知道該好好培養他們。 如果你的孩子是這種,那當然二話不說該讓他的才能發展到極限。
可是送到學校栽培嗎? 我自己是不太信任學校能教育天才(現今學校的設計是讓人平均化、並成為工人或工程師),但要怎麼教育天才老實說我也沒概念。 不過如果真是這種天才,因為才能太過外顯,我相信一定會找到人、團體、以及資金來培養他的。
至於不是真正天才的資優兒童,那些其實只是比一般人「稍微聰明」一點的孩子,若大人站在「讓他快樂最大化」的角度而言,我反而不建議媽媽該刻意要他去資優班。 讓他單純走一般孩子的路,其實搞不好將來成就還高一些。
這建議背後的邏輯是這樣:一來我不認為天才是可以被後天養成的,二來資優的路未必真的是對所有孩子都好的路。
因為除非他資質真的非常好,不然在資優班的環境裏頭,他成長過程中獲得的很可能「全是自卑感」。 周圍的人都比自己聰明,也比他更輕巧的拿到高分,自己怎麼好似甚麼都做不好,甚麼都不如人? 別人輕易可以做到解開的問題,自己卻怎麼沒辦法達成? 很可能在那環境中拚了幾十年,始終也只是一群「鶴」中不怎麼起眼的人物。 雖然因此接近了天才階層,可是如果最後只是變成天才們的綠葉。 這是否是好的人生? 這倒是父母可以思考的點…
人家說「寧為雞首不為牛後」,這在小孩培養的策略上也是一樣的。 如果他只是稍微聰明一點點的話,還不如就讓他跟一般人在一起。 一隻「鶴」在「雞群」中,只要比其他小雞們優秀一些,他就可能是雞群的領袖。 從小可能就當班長,大家都聽他意見,老師也特別照顧他,這種種於成長過程中獲取的自信心、他人的信任感、與領導力的培養,有可能對他長期人生更重要。 在現在的世界而言,這類人很可能比天才更快樂,也更容易從成年的職場中獲得回報。
至於當資優的天才,那畢竟離一般人太遠。 他們想的、做的很難被一般人理解,也通常有社會適應的問題。 或許百年之後名字會被世人記住,但當世的人生通常是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