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財訊》報導,富邦投信將發行積極換股操作的台股高股息ETF,打破市場過去對高股息穩定的印象,引發市場熱議;面對愈趨多元的高股息產品,投資人仍應回歸「領息」概念。
《財訊》報導指出,「高股息」、「高殖利率」一直都是台灣投資人熱愛的關鍵字,加上今年上市櫃公司獲利迭創新高,明年股息配發想像空間無限,不只讓現有的台股高股息ETF總規模增胖不少,也讓富邦投信2度搶進,將發行新的高股息ETF,引發市場高度討論。
高股息ETF 商品趨多樣
據統計,目前台股中明確用「高股息」、「高息」命名、能讓股民一眼就能分辨出是台股配息型ETF的共有5檔,今年以來規模大增逾600億元,創下單年度最大規模成長的紀錄。
《財訊》分析,截至12月3日為止,光是這5檔ETF市場規模已近1600億元,投資人願意埋單,造就投信繼續切入這塊龐大市場。2020年群益投信一度申請台灣ESG永續高息精選30指數認可,今年又有富邦投信將成立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據聞,國內一家大型投信明年也將發行新型高股息ETF。
但是,在ETF指數編製方式推陳出新下,投資人絕對不能看到「高股息」就盲目買進,因為非常有可能買到不符合自我投資屬性的商品。
根據《財訊》報導,一位投信高層認為,近年發行的高股息ETF,除了「股息」外,連「資本利得」都企圖兼具,但有投資經驗的人都知道,賺股息和賺資本利得,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投資邏輯,很難在同一個基金池中一舉兩得。
所以,多位資深投信經理人都建議,想買入高股息ETF的投資人,仍應回歸「領息」的本質,抓住最重要的3大核心,分別是搞懂商品設計特色、是否有穩定殖利率、是否能順利填息。
像是元老級的元大高股息的商品特色,是「預測明年殖利率高」的個股,國泰永續高股息找的是「歷史殖利率高且穩定」的個股,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復華FH富時高息低波則再加入降低波動的智能投資(smart beta)因子。
《財訊》報導指出,近期將發行的富邦特選高股息30,則是為了追求比現今市場商品更高的股息,每年將會有3次大幅度換股,以搭上不同時期的除息潮;但富邦投信也不諱言,3次的換股調整分別會創造7成以上的周轉率,導致每年將直接產生1%左右的高交易成本,手法創新,卻也直接挑戰市場上對高股息ETF的既定印象。
也就是說,高股息ETF已經演進出截然不同的操作邏輯,從傳統的相對穩定、周轉率較低;到如今運用積極選股的策略,所需承擔的波動度與費用可能也會相對較高,各有優缺點的情況下,投資人必須視自我投資屬性審慎選擇。
3次大換股 增添交易成本
而能提供「穩定殖利率」,就能提供投資人「穩定現金流」,是多位投信業者認為高股息ETF必備的選項。觀察目前市場上存續4年以上的4檔高股息ETF,年均殖利率都有4%以上,堪稱穩定,國泰永續高股息僅成立1年,樣本數仍不多,但將今年4次季配息加總,年均殖利率有5%以上。(延伸閱讀:後疫情時代基金投資關鍵字—高股息)
另外,《財訊》分析,高股息ETF愈來愈流行加入「平準金機制」,也可成為投資人未來區別商品的新重點。簡單說,這種機制能讓一檔基金不會因為規模膨脹過快,進而稀釋每一受益權單位配發的股息。像是去年國泰永續高股息就是因此僅發出每受益權單位0.05元股利,創下高股息ETF新低,在業界造成不小的話題,如今,FH富時高息低波、國泰永續高股息都開始加入平準金的概念,確保商品能夠提供穩定的股利配發。
最後則是必須能穩健填息,才不會有左手換右手的疑慮。近年台股長線大多頭,5檔高股息ETF除息後都能順利完成填息,只不過花費的時間有長有短,填息穩定度各有不同,投資人必須審視自我承受貼息的最大天數,才不會有賺了股息、賠了價差的感受。(延伸閱讀:疫情後續發展難測 低接興櫃潛力股,高股息賺好賺滿)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財訊,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文/涂憶君
責任編輯/郭家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