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宮戲,我們常常會看到李連英一口一句稱呼慈禧太后為「老佛爺」,而慈禧太后則稱呼李連英為「小李子」。
這裡插一句,李連英是慈禧的心腹太監,很多書把「李連英」寫成「李蓮英」,這其實是錯誤的。作家霍達在寫《補天裂》一書時,專門查閱了李連英的墓碑碑文,上面寫的是「李連英」而非「李蓮英」。
稱呼李連英為「小李子」這個容易理解,李連英姓李,稱「小李子」既顯得親切,又可以倚老賣老,顯擺出一種高高在上的氣度。
慈禧為什麼被稱為「老佛爺」?
可是,稱呼慈禧太后為「老佛爺」就不好理解了。首先,慈禧太后一個女流之輩,稱「爺」就讓人覺得不倫不類,再加上一個「老」字、一個「佛」字,就更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有人妄加猜測地說,之所以稱呼慈禧太后為「老佛爺」,那是李連英為拍慈禧的馬屁,專門替慈禧量身定做所構思出來的「美稱」,意為吹捧慈禧是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再世。
事實並非如此。
只有稍微通熟一點清朝的歷史,就不難發現,「老佛爺」其實並不是慈禧專用稱呼,清代歷代皇帝都曾被稱呼為「老佛爺」。
怎麼會這樣?
這又得從古代帝王的名號說起了。
通常,歷代帝王都會有「廟號」、「諡號」等等稱呼。就拿慈禧的丈夫咸豐帝來說,「咸豐」不是名字,是年號,清朝十帝都是一帝一年號,所以,用名字來指代皇帝的名字,算得上是清朝的一大特色。咸豐帝的名字是愛新覺羅‧奕詝,愛新覺羅‧奕詝在位時,臣民是不能直呼他的名字的(當然,就算他死了,只要還是清朝統治,臣民也同樣不能直呼其名的),那麼,該怎麼稱呼愛新覺羅‧奕詝呢?無論是書面還是口頭上,通常都是用「今上」二字,即「當今皇上」的意思。
但愛新覺羅‧奕詝要是死了,則「今上」的稱呼就應該留給下一任皇位繼承人了,則對曾經的「今上」,就應該加「諡號」、上「廟號」了。愛新覺羅‧奕詝的諡號很長,共有二十五個字,為「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莊儉顯皇帝」,按照中國人的習慣,一般用省略簡語,就稱「顯皇帝」;愛新覺羅‧奕詝的廟號為「文宗」,人們稱他為「清文宗」。再舉一個例子,中國歷史上最仁慈的君主是宋仁宗趙禎,「仁宗」是廟號,諡號是「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宋仁宗的年號是宋朝皇帝中最多的,共有九個:天聖、明道、景祐、寶元、康定、慶曆、皇祐、至和、嘉祐。所以,就不能像清朝一樣用年號來稱呼他了。那麼,在宋仁宗的有生之年,人們又不能直呼其名「趙禎」,那除了用「今上」稱呼他之外,還會有其他什麼稱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