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叩關 數位身分皮夾全解讀

2021-12-28 10:10

? 人氣

張仁炯提醒,台灣政府各級機關對數位軟體的投資非常少,尚未設置資訊長(CIO)一職,無法針對數位化政策提出決定,如果按照現行審計法規,把數位身分認證的政策執行,發包給外部廠商執行,然後大家忙碌了5年後,才發現系統無法整合、資料無法交換,等於創造更大的問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因此,張仁炯建議政府,應該讓所有公部門組織理解資料交換的原則與重要性,同時也需要開始建立資料交換的能力,以及短、中、長期的計畫,「最重要的是如何加速政府的IT投資,讓自稱『資訊大國』的台灣,不要像『資訊乞丐』,IT使用一直落後於其他國家。

張仁炯強調,由於數位身分認證有其嚴肅性,凡事「過分準備」會比較安全,也就是需要訂定政策,規定如何分享資料,並建立讓政府與民間有效交換資料的機制,「這些事情牽涉複雜的數據工程問題,政府各級單位一定要設置CIO、編組足夠的資訊人員與經費後,再來規劃數位身分認證的事情。」

台灣微軟研發中心總經理張仁炯分享,由於數位身分認證有其嚴肅性,凡事「過分準備」會比較安全。(圖/蔡孝如攝)
台灣微軟研發中心總經理張仁炯分享,由於數位身分認證有其嚴肅性,凡事「過分準備」會比較安全。(圖/蔡孝如攝)

建立安全、便利與信賴  安國民的心

第二位講者的東海大學法律學院教授范姜真媺,分享她對各個實施數位身分憑證的觀察與見解。她指出,世界上開發運用數位身分證明的國家,除了歐盟所欲推展的數位身分皮夾外,還有愛沙尼亞、瑞典、新加坡和英國。

從上述這些國家的導入經驗來看,范姜真媺認為,國民會要求政府確保數位身分證的安全性、便利性的信賴度,因此政府建構信賴度高的數位身分證的構成機制,應考量技術面、社會面、運用面,以及運用規範的制定。

在技術面部分,包括強化安全維護,避免個資洩露、連結個資及認證系統發生故障;在社會面部分,必須保護隱私權,以及政府必須讓民眾理解數位身分證導入的必要性、成本、風險及監督方法;在運用面部分,政府應給予人民利用的動機,並在多領域通用數位身分證,節省時間成本;在運用規範制定上,對於何人配賦共通編號、運用的要件及領域、數位身分證技術的安全性標準及認定方法、擔保作法、相關法律責任,都必須有明確的規範。

完成立法後  2024年歐盟全境上線

歐盟執委會 DG Connect e化政府與信任組專案經理Alma Joy Ridderhof,以預錄影片方式,介紹歐盟數位身分框架。她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促使社會日常活動線上化、數位化經濟,都已經成真,因此在線上進行真實確切的身分認證,愈來愈重要,在此趨勢下,使用者在線上分享的個人資料,數量激增,風險也伴隨而來,每年約發生數十億筆個資外洩,皆肇因於不安全的身分認證方式,像是輸入電子郵件信箱或密碼的登錄方式。

Alma Joy Ridderhof說,數位身分需要經過使用者同意選擇使用,具有保密性、保障使用者隱私、防制詐欺,能提供歐盟全境內有效安全的跨業線上服務,方便使用者以數位方式進行日常交易,而歐盟數位身分皮夾未來可以用於銀行開戶、申報稅捐、購買菸酒時驗證年齡、租車、入住飯店的登記等,廣泛運用於公、私部門的領域。

歐盟數位身分框架目前處於立法階段,2021年6月歐盟執委會才剛提出框架的修正草案,目前歐盟兩大立法機關的歐盟理事會、歐洲議會,正在共同討論修正草案,同時執委會也與歐盟各國成員密集協調,研擬架構設計藍圖、框架共同標準、技術規格、指導方針、最佳實務作法等相關配套工具,預計在2022年9月公布,並於該年年底完成立法程序,接著在2024年歐盟全境上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