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不論在何種季節,台灣人對於火鍋的喜愛向來只增不減,在2018台灣連鎖店年鑑中曾指出,台灣連鎖產業有將近4成為火鍋店。
在台灣,因為飲食文化多元的緣故,不少人從小就能在許多餐飲類別中逐漸找到自己喜歡的食物,其中一種就是火鍋型態。但不論是何種季節,台灣人對於火鍋的喜愛向來只增不減,甚至在2018台灣連鎖店年鑑中曾指出,台灣連鎖產業有將近4成為火鍋店。
「團圓」,台灣火鍋產業背後所蘊藏的文化
像是筆者自己小時候因為長輩來自東北,所以對於酸菜白肉火鍋有著特別的印象,尤其是每逢家族團圓的時刻,上館子來一個燒著炭的大銅鍋,高高的煙囪冒著煙,炭燒的香氣和道地的酸菜白肉的組成,就是冬天的回憶,也是許多眷村家庭的共同味道。而比較在地傳統的火鍋類型,也包含了像是羊肉爐、薑母鴨、麻油雞等以特定肉食為主的湯底。
大家聚在一起吃著熱呼呼的火鍋、聊著家常事,也成為台灣特有的『火鍋文化』,雖然也不少人享受自己的獨食時光。隨著餐飲環境的更加多元,以及消費族群的改變,像是從夜市起家能一人獨食的臭臭鍋、家庭聚餐的高湯鍋、甘蔗鍋,到多人共食而且不限量的麻辣鍋吃到飽,更加凸顯了台灣在火鍋多元的面貌。
百家爭鳴!各類火鍋你最愛單點還是吃到飽?
火鍋市場大致分為「平價小火鍋」、「吃到飽火鍋」以及「單點式火鍋」,並已經有不少全國知名度及話題性的品牌。以平價小火鍋而言,消費者已經不再重視吃飽就好這種單純性的伙食選擇,店內裝潢以及菜色種類等等,也會成為是否踏入店門的基準點。
平價小火鍋的主要優勢,筆者認為現今的新型態小火鍋店更重視「個人體驗」,一人一鍋、小型調料吧台、經營者的個人風格,如今吃火鍋已經不再是聚餐唯一的選擇,一個人也可以獨自享受暖呼呼的熱食。
吃到飽以及單點式的火鍋類型,則是需要對準消費者對於價格、CP值等內心需求,像是主打著豪華自助吧、巧克力噴泉、等讓消費者心甘情願掏出錢來,或是祭出直送海鮮等當季食材,讓消費者能夠滿足的大快朵頤。單點型態的火鍋,則必須讓消費者有賓至如歸的感受,從用料及裝潢就讓人感覺有價值,將火鍋昇華成高級料理的一種呈現方式。
六大類型火鍋消費者的消費型態分析
筆者歸納了台灣的火鍋類型品牌及消費者習慣後,將其分為六種不同的火鍋消費者族群,因為心理層面及實質層面產生差異,接下來分別描述如下:
1、預算控制者:這類的消費者常態性在用餐上的費用不會太多,一餐正常不超過預算金額的原則下,平價小火鍋可以當作一天的大餐。重視CP值,也比較不會暴飲暴食,對品牌較沒有忠誠度。
2、心靈孤獨者:對於用餐的方式,雖然難免大家一起吃飯,但其實只想好好享用自己鍋中的食物。可以接受單價較高的火鍋品牌,但也很重視一人一鍋的專屬性及整體用餐環境。
3、計劃享受者:雖然預算有限但口袋較為寬裕,對於好一點的食材及吃到飽的金額可以接受。不會常常吃火鍋,但會在值得慶祝的時候挑選有相當口碑的品牌來消費。
4、團聚溫馨者:對於吃飯,就是要大家在一起,不論同學、同事都最好能一邊聊天一邊用餐,大家共享一鍋就是最好的選擇,不但能增進感情還能滿足心理的空虛寂寞。
5、肉食主義者:對於火鍋的選擇就是追求肉,大量的肉類食材才能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尤其是吃到飽無上限的點餐方式,搭上較為濃郁的湯頭,彷彿置身在肉的天堂才感到開心。
6、品味生活者:高級的場地及空間,價格不菲的海產、肉品,讓吃鍋成為一種偶而為之但卻有生活品質的用餐方式。在經濟及收入上也更為寬裕,因此重視品牌的口碑及整體形象。
如今一頓看似簡單的火鍋,內容也蘊藏著店家為留住消費者而打造出的各種行銷鍋料,從店面裝潢、品牌理念、菜色種類、優惠活動等宣傳手法上,都能夠看出店家的用心,但如何針對不同族群消費者的需求來更進一步滿足,成了品牌長期發展的重要關鍵。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食力foodNEXT(原標題:天氣轉冷火鍋轉熱!6種火鍋消費者族群分析,你是哪一種?)
責任編輯/陳怡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