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儒教在漢武帝時成為「正教」之後,就很自然成為「經理人」的宗教,而「儒教經理人」是要在「大型政府機構」才能發揮行政和議政才華的。如果輕易「罷免」不適任的君主,而又只有一人能夠成為「新皇帝」,剩餘的「儒教經理人」若是不能被新皇帝所喜,個人前途依舊茫茫無憑。在這種情形下,即使君主不適任,只要別太過妨礙政府運作,大多「儒教經理人」還是會選擇繼續與君王共治。這時有人意圖「篡奪」皇帝家業,反而會成為儒教知識群中的重罪,當共同聲討之。
另一方面, 因血統而坐上皇位的皇帝與「宦官集團」之間的關係,本就很容易形成「互相依賴」的關係,所以,不論對清流派或濁流派的儒教人士而言,他們都不會希望「宦官集團」的勢力過大。只是,東漢的皇后既多是「外戚儒臣集團」所推舉,皇帝如果希望皇室可以擁有更大的權力,自然就會偏向「宦官集團」尋求合作。
在這種情況下,宦官集團在儒教知識份子圈的名聲自然不會太好,而這種情況下也往往令不甘被大臣們挾持的皇帝與宦官集團更為靠近。
不過,權力人士間這種互相傾軋的情況久了,帝國結構不免受到破壞,等待黃巾軍起義時,登場的各路英雄,不免各有打算,無法齊心協力、共同打拼。
只是,到底要怎麼處理「解體中」的漢帝國呢?要恢復、重建、還是另起爐灶呢?大多人似乎只能在「戰」與「和」間做出選擇,走一步算一步,沒能對天下的未來做出更多的規劃。
另一方面,如前分析,由於儒教的影響,「保留劉家皇室」仍然成為許多人的重要謀略之一。也因如此,因黃巾之亂在潁川一帶開始展露頭角的曹操即使後來政治與軍事力量雄厚,也不敢貿然稱帝,而且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獻帝為后,成了漢室的外戚。
從這點看,曹操確實是相當忌憚儒教文人圈的影響力的。另一方面,由於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所以,他的家族與宦官集團的關係也是很密切的。這讓他的身份顯得特別矛盾而複雜。某種程度上,他似乎與各方勢力都牽得上線,但卻又無法得到任何一方勢力的真正認同與信任。
為何諸葛亮不投靠曹操、孫權,而是選擇劉備?
這也許就是諸葛亮在「隆中對」告訴劉備的:「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衆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爲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衆,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比起袁紹,曹操的出身其實是很不好的,他能夠打敗出身良好的袁紹靠的不僅僅是佔了天時,其謀劃能力也是很強的,所以才能成為一方之霸,現下天子既在其手中,實在不宜與其爭鋒。
當然,上述的說法是出自於陳壽所編的《三國志》,後為《三國演義》所引用而為人所知。先不論這段話的真實性如何,但似乎點出了赤壁之戰前的情況 —— 曹操既有雄心,也有實力,卻不為「清流派」的儒士與名士們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