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不僅在當代曾被改編成許多動漫、遊戲和戲劇節目而為人所熟知,就連滿清王朝的奠基者努爾哈赤都稱其從中學得許多戰爭謀略。
然而,《三國演義》究竟不是正史,而且許多現代人應該可以同意,即便是讀所謂正史,也只需當其為一種參考文獻,不必全然採信之。讀史時最重要的是能夠從中磨練對世事的判斷與思辨能力,以求適時修正自身不合時宜的觀念或心態。
歷史雖然是不能改變的過去式,卻可以啟發我們寫下有助未來發展的現在式,創造有希望實現的未來式。
《三國演義》固然很精彩,但是三國時代畢竟與羅貫中相差一千多年,而我們又與羅貫中相差六七百年,所以,我們還是很有空間可以重新檢視三國歷史,思索不一樣的「三國文學」相關議題。
要了解三國時代的局勢,有很多種切入的方式,但是遵循《三國演義》的方式,從漢朝末年的「黃巾之亂」談起,或許算是最能理解三國發展脈絡的方式。由於黃巾之亂是由太平道教主張角所發起的革命,所以當中不免有些神秘主義的元素,如畫符誦咒,勸人悔過,為人治病的儀式在內;因此,要形容「黃巾之亂」和清末的「太平天國之亂」一樣,是以宗教為主調的農民反抗大概是可信的。
不過,要說這類暴動純粹是農民的盲目躁動,所以終究難以成事,也未必盡然。實際上,就在黃巾之亂爆發的前十多年,漢朝曾經發生兩次黨錮之禍,當時被鎮壓的所謂清流派(也就是儒家理想主義者)因為被朝廷當局列為黑名單,所以有不少知識界的文人不得不開始過起隱居生活,而當「黃巾起義」引發風潮時,他們很可能就加入了其中「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革命行列。
只是,黃巾之亂的領導人張角後來(可能是染疫)病死了,後繼者沒有他的明星魅力,再加上朝廷讓一些頗有領袖氣質的儒教官僚掌握了平亂的主導權,所以暴動就被鎮壓下去了。
所以,要檢討黃巾之亂為何沒能成功? 義軍運氣不好,遽失領導人,可能是一,但儒教知識官僚仍舊傾向力挺漢室,也是重要因素。
為什麼儒家知識官僚會如此「捨不得」背棄漢室呢?
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自然是儒家對學子的教育講求「君臣之道」,為人臣子多自認盡力輔佐君王,成就帝業才是儒生的本分,在這種情況下「皇帝家族的血脈」也就很自然的成為帝國穩定的重要力量,而「外戚大臣家族」也因此得到相應的保障,畢竟,只要皇帝家族還在,大臣家族的特權也會獲得一定保障。如此一來,君臣之間很自然地就會為共同利益而合作,即使是較外圍的儒教官僚有機會掌權,也不敢輕易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