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程式在1990年被使用,我在1992年造訪康乃爾大學時,親眼看到它的操作,我必須尷尬地承認,在當時,我並不覺得它有多神奇,我當然也料想不到,僅僅六個月後,第一部圖形瀏覽器的問世將改變世界。要預見未來,真的不容易啊。
那第一部圖形瀏覽器名為「Mosaic」,是伊利諾大學的學生開發的,在1993年2月發布後快速起飛,僅僅一年,第一部商用瀏覽器——網景領航員(Netscape Navigator)——就問世了。網景領航員是一個早期成功者,微軟公司沒覺察到世人對網際網路的興趣的湧現,但該公司醒悟,很快地推出一項競爭產品「網際網路探索者」(Internet Explorer,IE),成為最廣為使用的瀏覽器,而且市場佔有率大幅壓倒網景領航員。
微軟在個人電腦市場上的宰制地位在幾個領域引發反托拉斯疑慮,美國司法部在1998年起訴微軟,IE是這樁訴訟案中的一部分,因為微軟被控利用其制霸地位,把網景逐出市場。微軟輸了這場官司,被迫改變它的一些商業實務。
現今,Chrome是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及手機上最廣為使用的瀏覽器,Safari及Firefox流行程度明顯遜色。微軟在2015年發布一款新的Windows 10瀏覽器,名為「Edge」,取代IE。Edge瀏覽器原本使用微軟自己的程式,但自2019年起,已經改用谷歌為開發Chrome而釋出的開放源碼Chromium。目前,Edge的市場佔有率低於Firefox,IE的市場佔有率更低。
全球資訊網的技術演進由非營利組織全球資訊網協會(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W3C,w3.org)管理或指引,這個組織的創辦人暨現任主席柏納斯—李完全無意用他的發明來牟利,慷慨地免費提供給任何人,但許多人靠著網際網路和他的發明而變得非常富有。柏納斯—李在2004年獲封為爵士,並於2016年獲頒圖靈獎。
全球資訊網如何運作
接下來,我們更仔細檢視全球資訊網的技術元件與機制,先談URLs及HTTP。
想像你用你喜愛的瀏覽器瀏覽一個簡單網頁,這網頁上的一些文字可能是畫上底線的藍色字體,你點擊這文字,目前這頁面就會被那藍色字連結的一個新頁面取代。以這種方式連結網頁,稱為「超文本」(hypertext)連結,這是一個舊概念,但瀏覽器使它成為每個人的體驗。
設若這畫底線藍色鏈結字是「W3C home page」,當你把滑鼠移到那鏈結上時,你的瀏覽器視窗下方的狀態欄(status bar)可能會顯示這個鏈結指向的URL,類似這樣:「http://w3.org」,或許在這網域名稱後面還有一些別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