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6日的自由時報即時新聞有一則報導,記述作家、詩人王浩一先生談他研究的關於台南傳統春捲會包皇帝豆的典故。報載王先生如是説:「當時鄭成功將台灣視為反清復明的基地,要打敗清朝皇帝,因此將皇帝豆視為皇帝的象徵,在清明時緬懷明朝先祖,也將「皇帝」吞進肚裡,因此台南春捲不僅有這個特殊的材料,還有點反清復明的味道。」
筆者没有在現場聆聽,無法得知這則新聞記述的正確性,假設上述文字有正確傳達王浩一的語意的話,「將台灣視為反清復明的基地」、「打敗清朝皇帝」、「將皇帝豆視為皇帝的象徵」、「在清明時緬懷明朝先祖」、「將『皇帝』吞進肚裡」這一連的動作,其主詞都是鄭成功。也就是説,鄭成功在1661年5月4日佔領普羅民遮城,至1662年6月23日病逝的一年一個月又20天裡,吃了皇帝豆(最可能是1662年的清明時節)。
鄭成功要在1662年4月的清明時節來得及吃到皇帝豆,必須在這之前,皇帝豆在鄭軍支配領域(福建或台灣)已經是大家普遍知曉的食物,而且「皇帝豆」這個名詞已經是被慣用的植物名稱,否則宣示意義不大。問題是,賜鄭成功國姓的隆武帝於1646年10月6日絶食身亡,從翌年的4月算起,至1661年的4月,前後有15次清明,在福建的鄭成功是一次也没有想到要「將皇帝豆視為皇帝的象徵」「將『皇帝』吞進肚裡」,還是福建根本没有「皇帝豆」可以讓鄭成功聯想,讓鄭成功呑食呢?
讓我們回顧一下大航海時代的重要記事。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1522年麥哲倫的船隊經過南美南端,横越太平洋,環繞地球一周,回到歐洲;1543年漂流到日本・種子島的葡萄牙人將西洋大砲傳入日本;1557年葡萄牙人在澳門築要塞,作為其遠東的據點;1572年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國。皇帝豆原名利馬豆(lima bean),是秘魯原產的印加帝國的作物,16世紀末葉被征服印加帝國後的西班牙人從秘魯的利馬港帶上船,傳到歐洲。之後,這來自利馬的大型豆子,就被稱為利馬豆。同様是美洲原産作物,由於玉米、蕃薯、馬鈴薯等易於栽種,又可以提供大量澱粉當做主食,所以16世紀末葉~17世紀初葉就被引進遠東地區,並及時填補米、麥的不足,拯救了幾次大飢荒。相對的,蕃茄、利馬豆等園藝作物,在歐洲被馴化、改良了一、兩個世紀,才在十九世紀初(清朝中葉)傳進日本與中國。日本至今以ライマメ音譯lima bean;中國因豆型巨大,以皇帝豆意譯lima bean。
換言之,即使台灣得天獨厚的,領先日本與中國一個半世紀,在17世紀中葉就引進利馬豆(lima bean)種植、推廣。荷蘭統治下的台灣平埔族要意譯大型的lima bean的話,應該是翻譯成「國王豆」,而非「皇帝豆」。也就是説,1661年5月來到台灣的鄭成功,還是没有叫做「皇帝豆」的豆子可以呑食。
王浩一先生是作家、詩人,更是熟知府城人文,精研歷史典故的名人,他侃侃而談的春捲、皇帝豆與鄭成功,想必有所本。希望王先生能更進一歩的把其研究成果,詳列出典,為文發表。如此,非但能盡釋群疑,更有可能翻轉大航海時代美洲原產農作物東傳路徑的既成定說,彩繪十七世紀台灣的光與影。否則,鄭成功呑食皇帝豆的故事,頂多就是另類的「嘉慶君遊台灣」。
作者介紹|楊憲勲
作者是旅日醫師・平埔文化工作者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想想論壇(原標題:鄭成功有「皇帝豆」可以呑食嗎?)
責任編輯/潘渝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