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周遭沒有支持,許多爸爸媽媽只好戴上「完美父母」面具,隱藏起自己的挫折與掙扎。有時候,想要完美不僅來自外界訊息,也來自內在需求:如果父母自己的成長過程中凡事被要求完美,那麼,教養孩子上當然也覺得要完美。不僅如此,有些父母將孩子的表現視為自己的成就,所以不斷要求孩子表現優異,因為當孩子很成功,父母才會覺得有面子,覺得「我是個成功的父母」。
卸下完美面具,才能看見孩子的需求
當父母無法談論自己的掙扎,想盡辦法要變成完美時,大家就開始急著找「解藥」:問教養專家、尋找要怎麼做的步驟和答案。這或許也是為什麼許多重視改變行為的管教方法,像是獎懲制度或是隔離法,會受到父母的歡迎。因為似乎照著這些步驟,孩子的行為就會被「治好」,而孩子好的行為表現就像是獎勵品,讓父母覺得很有面子。
當然,行為很重要,但是,孩子的「行為本身」並不是問題。
行為是孩子傳遞訊息的方式,是孩子表達內在需求的方法。當父母只尋求改變行為的快速解藥時,往往就忽略了花時間去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
我常常和找我諮詢的父母親解釋,孩子表現出來的行為就像是冰山表面,藏匿在水面下的那一大塊冰山,才是真正發生的事情,但是我們無法直接看見孩子的內在需求,而是需要花時間去理解。如果你想解孩子,就必須先拋棄「完美父母」的面具,以及拋下使用那些「快速解藥」的心。
也就是說,當孩子出現「問題行為」時,你願意克制自己不要立刻懲罰孩子、隔離孩子、或是恐嚇威脅孩子「要把玩具丟掉」。相反的,你知道孩子這個行為是在表達他的內在需求,然後你願意花時間,去了解他發生了什麼事情—孩子餓了嗎?累了嗎?心裡有什麼情緒無法處理?
孩子不需要完美父母,他們需要的是能夠花時間和力氣去了解他們的父母─願意看見他們的需求、聽他們說話、並且願意理解冰山下他們真正要傳遞的訊息。
破裂而後修補—孩子需要看見父母的不完美
在做心理諮商時,我很常聽到父母說很害怕犯錯、怕自己做出的行為傷害孩子。
的確,每天的日常生活都可能產生大大小小的裂痕,譬如,一位媽媽在五歲的兒子不小心把碗打破時痛罵他:「你怎麼這麼笨,笨手笨腳的!」;一位爸爸在七歲的女兒跑來要跟他一起玩時,對她吼叫:「煩死了,妳怎麼不會自己去玩!」很多時候,關係發生裂痕後,父母無法接納自己的錯誤,所以開始自我譴責:「我怎麼能對孩子說出這樣的話,我真是一個失職的母親!」「我真是一個糟糕的爸爸!」
而當父母淹沒在自責中,就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修補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