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不少人是一天工作10多個小時,連週末都在奮鬥的工作狂。他們可能是為了領高薪,加快達到財富自由的速度,也可能是害怕失敗,需要用成就來證明自己的價值。《錯把工作當人生的人》一書分享美國投資銀行的案例,如果長期高強度、高工時工作,到了這一年,身體、心理就會出現問題。
如同本書討論的許多心理特質,高成就有一個光譜,從健康、有生產力的一端,一路走向沒助益的另一端。雖然落在光譜何處,將受外在因素影響,包括從事哪一行、雇主與變遷的社會規範等等,我認為個人內在的驅力會讓人越過引爆點,跑到光譜有害的那一頭。有的人可能已經賺很多錢,或是工作不再需要那麼拼,但他們停不下來。我稱這樣的人為神經性高成就者(neurotic overachiever)。
雖然取得成就的衝動常見於投資銀行與其他菁英機構,但其他領域也見得到。只要你是用成就來解決心理問題,到了傷害自己、身邊的人或事業的程度,就算神經性高成就者。背後的驅力是恐懼失敗。失敗暗示著軟弱。神經性高成就者厭惡這樣的特質,不認為自己具備這種特質。此外,神經性高成就者認為,別人也會厭惡他們的弱點──誰會對失敗感興趣?還有就是他們感到任何的挫折,不只是失敗而已,還可能讓他們前功盡棄。
高成就者A告訴我,他還記得自己扔掉一塊銀牌,原因是他的中學划船隊沒奪得金牌。「我們永遠想要拿第一。不是第一,那就和最後一名沒兩樣。我們如果拿到銀牌或銅牌,就會丟掉那些獎牌,扔進水裡,因為那不是金牌。如果你沒贏得比賽,那就是輸了。為什麼要為了你沒贏的比賽,頒給你獎牌?」A講起這件事的時候宛如昨日,而不是發生在四十年前。
一開始,這種拿第一的衝動,讓A在金融界所向披靡好幾年。不過,他這種衝動的適用範圍,不只限於辦公室。數十年後,A通勤上班時,依舊搶著第一個下火車。
A的妹妹有心理健康問題,也就是說小的時候,爸媽的注意力通常放在妹妹身上。不過,A從小就學到,獲勝能獲得爸媽的關注。接下來,當他發現「當最優秀的那一個」不僅能讓父母自豪,還能獲得社會地位,他永遠不讓自己休息。
遺憾的是,高成就者的成功方式,無法帶來持久的工作成就感或滿足感。正好相反,他們永遠無法放鬆,因為放鬆令他們有罪惡感。雖然他們允許自己因為大賺一筆或成交而興奮,這種感覺很短暫,每一次的成功很快就被拋到一旁。他們因此持續提高標準,導致「獲勝」的循環升溫,接下來不免情緒低落,又需要進一步有好成績,以提振自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