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清楚地記得在台大醫學院二年級的課堂中,教授強調身體理學檢查的重要性,要留心患者皮膚上任何變化。若出現蜘蛛8隻腳般的紅痣,要懷疑患者有:_________。答案是:肝硬化。
肝硬化與蜘蛛痣
蜘蛛痣(Spider nevi),或稱蜘蛛血管瘤(Spider angioma),是一種毛細血管擴張(Telangiectasis),沿著中央小動脈與表淺小血管呈輻射狀分布,看起來就像8支或更多支細長腳的蜘蛛,通常在上腔靜脈流域,包括:臉部、脖子、雙手、乳頭連線以上的軀幹,約33%的肝硬化患者出現蜘蛛痣,特別是年紀較輕、較高的血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鹼基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等族群。
為何會出現蜘蛛痣?肝臟細胞損傷後,無法代謝(分解)血液中的雌激素,導致雌激素濃度竄高,對血管產生擴張效應。若蜘蛛痣變大、變多,可能肝損害持續惡化中;當肝功能改善,蜘蛛痣則會變小、變少。
並非出現蜘蛛痣就代表肝臟有問題,因為在青春期、懷孕、服用避孕藥或荷爾蒙替代療法的狀況下,也可能因雌激素增加而產生蜘蛛痣,是一種皮膚生理反應。在德國一項研究中,針對744位具有肝臟切片資料的患者,進行纖維化的嚴重度分級(F0∼4),當中7成有慢性C型病毒性肝炎,並詳細調查其皮膚症狀。結果發現:隨著肝硬化嚴重程度增加,皮膚症狀出現頻率愈高。
癢感、搔抓、皮膚乾燥等,在沒有或輕微肝硬化的患者中,或多或少有出現,但在嚴重纖維化與肝硬化的患者中,明顯更加頻繁。乾癬、白斑症、扁平苔癬、遲發性皮膚紫質病(Porphyria cutanea tarda),也較常出現在肝病與肝硬化族群。最能夠反映較嚴重肝硬化的皮膚症狀,包括:蜘蛛痣、手掌紅斑(Palmar erythema)、毛細血管擴張、出血性皮膚症狀、皮膚乾燥。
透過皮膚症狀,以及血液生化數值等,研究者發現肝硬化嚴重度的預測公式如下:25+皮膚乾燥(有則計為1,無則為0)x0.5+蜘蛛痣(計分方式同前)x2+指甲變化(同前)x0.5+手掌紅斑(同前)x1+年齡x0.04–性別(男性為1,女性為0)x0.5–血小板數值(以千為單位)x0.01–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以%為單位,另有換算公式x0.1–血清白蛋白(公克/公升)x2 分數每增加 1,得到中重度肝纖維化或硬化的機會就增加3.3倍。令人訝異的是,單純用皮膚症狀來預測肝硬化嚴重度,比起單純用實驗數據,還來得更加準確!